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邓石如

邓石如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篆刻创始人。

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存世。

人物简介

邓石如原名琰,安徽怀宁县白麟畈(今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白麟村)邓家大屋人,因避仁宗讳,遂以字行,少读书,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性廉介无所合。时翁方纲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门,为之。刘墉、陆锡熊见其书,皆大惊。登门求识面。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钱坫与世臣游焦山,见壁间篆书《心经》曰:“此非少温(李阳冰)不能作,世间岂有此人耶?”少尝客江宁梅鏐家,得纵观秦、汉以来金石善本,每种临摹各百本。曹文填称其四体书皆为清朝第一。工刻印,出入秦、汉,而自成一家,世称。

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九岁时读过一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17 岁时就开始了靠写字、刻印谋生的艺术生涯,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

邓石如30岁左右时,在安徽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巘,又经梁巘介绍至江宁,成为举人梅镠的座上客。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植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标签:

猜你喜欢

荆轲刺秦王 清朝多少年风云...
在清朝初年的历史剧中,经常会提及一个神秘人物,那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炯。根据民间传说,朱慈炯是明朝崇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因此得名为“三太子”。然而,在实际的历...
三十六计故事 公元667年历史年表
667年是指中国纪年667年,唐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乾封二年。 667年历史大事 释道宣卒 道宣开创南山律宗,是为戒律三宗一大宗。南山之名,因道宣居终南...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 狩猎神话传说宛...
古时,人们以树叶遮蔽身躯,饮用未经煮沸的水源,食用未加烹调的肉类。那时之世,树木被赋予了眼睛、嘴巴和手臂,每当人类上山狩猎之时,这些树木便协助人寻觅野生动...
历史故事大全200字 春秋战国军事与...
郑国,别称奠国,是姬姓、伯爵的国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周厉王幼子友被封于郑,史称郑桓公。随着周幽王时代的衰落,郑...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