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清朝陵墓为何分东西

清朝陵墓为何分东西

关于清朝陵墓为什么分东陵和西陵,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的考古资料来进一步分析。清陵原本只是东陵,清初的皇帝都被掩埋在东陵。西陵是雍正皇帝建造的,雍正的陵墓本来也是选择东陵的,但他却因为一些理由废弃了选择的墓地。在东陵之外寻找其他地方选择了自己的陵墓。这是后面的西陵。

根据“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制度,雍正本应当随父葬,可他却另辟兆域,在距离东陵数百里以外的易县营建泰陵。其原因,传云他篡改康熙的遗诏,皇位得之不正,心怀内疚,因而不愿葬在其父之旁(实属以讹传讹)。据记载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

可是这样问题就来了,有了东、西两个陵区,之后的皇帝该如何选择陵区安葬呢?雍正之后的乾隆皇帝就为此事找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昭穆之制”。

所谓“昭穆制度”,就是古代宗庙的排列次序。据《周礼·春官· 小余伯》载:“辨庙祧之昭穆。”郑玄注曰:“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也就是说,始祖在宗庙中居中,以下子孙分别排列左右两列,左为昭,右为穆。始祖之子为昭,始祖之孙则为穆;始祖孙之子又为昭,始祖孙之孙又为穆。这样一来,在昭穆的排列中,父子始终异列,祖孙则始终同列。另外在墓地的葬位也同样以此为准分为左右次序。在祭祀时,子孙也要按照这样的规定来排列次序,用以分别宗族内部的辈分。

如果按照“昭穆之制”雍正之后的安葬次序应该是:东陵(乾隆、道光、同治),西陵(嘉庆、咸丰、光绪)。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十个红色经典故事 1988年神仙...
1988年神仙大显身手:揭秘那些年下凡的奇迹 在那一年,天地之间似乎打开了一个通道,让众多神仙从高远的天界中降临到尘世间。人们不禁纷纷猜测,这些神仙为何要...
大林和小林 历史上最残暴的...
历史上最残暴的帝王:权力的阴影与人性的堕落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存在着许多被认为是“历史上最残暴的”君主,他们通过无情的手段维护了自己的统治,使得后世对于...
真实存在的历史故事简短 从红楼梦到西游...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间故事如同一座座宝库,珍藏着无数传说、神话和寓言。其中,“中国民间故事300篇神话”这一巨著,不仅汇集了广泛的地域文化,更是对中...
三分钟吸引人的小故事 中国近代历史小...
在南宋时期,西湖的孤山以南,每当黄昏降临,《水灯》便会在施食亭(如今已不存在)附近浮现,其红光灿烂,犹如紫色的霓虹灯,从施食亭向西泠桥移动,然后返回。若遇...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