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的皇位继承与皇嫂侄子的关系处理
唐宋八大家,苏家就占了三席,而这三位还是父子关系。苏轼自然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位,他的弟弟苏辙同样非常优秀,很多网友好奇,苏轼和苏辙这对亲兄弟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都说文人相轻,而他们还是亲兄弟,会不会因竞争导致兄弟俩的关系不如意呢?其实不然,苏轼和苏辙之间的兄弟情义非常深厚,可以当做是模范之一。那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他们兄弟之间的故事,让你了解这背后更多不为人们熟知的故事。
1、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背景公元1076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九年,39岁的苏轼从杭州任上转任密州(今山东诸诚)已有2年时间。他的弟弟苏辙于1075年也改授齐州(今山东济南)掌。
一晃,他们兄弟俩又有七年时间没有相聚了。
于是,那年月色如银清辉如洗的中秋节。苏轼在密州一方面关注着大宋时局,期盼返回京城工作,一方面又极为思念同在山东任职的弟弟苏辙,便一边赏月,一边独自饮酒,直到天亮。触景生情下,一挥而就,写下这首中秋绝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字里行间,旷达的苏轼将中秋赏月的复杂心情灵动地显现出来,对苏辙的兄弟情亦跃然纸上。
其实,苏轼在赴密州时,就曾写有《沁园春.孤馆灯青》寄给弟弟苏辙,表达过这份深情: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耿耿;云上擒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依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出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取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对,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2、苏辙回赠《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苏轼的这首中秋词,传唱大江南北家喻户晓后,立时散发出万丈光芒,使他的名头更响。
他的弟弟苏辙似乎显弱些。事实上,苏辙的才华并不亚于哥哥苏轼,其入仕生涯也不错,还曾官至副宰相。只是,苏辙选择了隐身哥哥背后,甘愿做幕后英雄,使得他存在感偏低。公允而言,苏轼之所以一生豪放洒脱不为世事牵绊,与他的弟弟苏辙全身心扶持、为他承担世俗的琐碎与不堪密不可分。
此处暂按下不表。先说说苏辙收到哥哥的中秋词后,也恨不得早日与之相聚。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077年,苏轼转任徐州知州,苏辙改任著作佐郎、签书应天府判官。兄弟俩得以在徐州的中秋时节相聚。
苏辙当即写下《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表达欢聚的喜悦,其中后两句是:
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玉粲,相对永登楼。
字里行间,亦透着弟弟苏辙对哥哥苏轼依依不舍之情。短暂的相聚过后,兄弟俩又将在不同的岗位继续工作,这离别的伤感呀,尽涌心头。
3、"兄友弟恭"情这两首互和的中秋词,即可看出,苏轼苏辙兄弟俩深厚的感情。
其实,他们兄弟俩早在出生地四川眉山就有了"兄友弟恭"的儿时情。
出生于1037年的苏轼,大苏辙(生于1039年)2岁。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辙字子由,称"颖滨遗老"。
父亲苏洵给他们兄弟俩取名中就已暗藏深意:轼,马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辙,马车辗过留下的车轮印。意在希望直爽的兄长苏轼与低调的弟弟苏辙相互扶持,才能免去灾祸。
苏轼苏辙兄弟俩做到了,的确也没辜负父亲拳拳之爱。他们一生始终相持相依,创下了文学史上手足之情的光辉典范。
儿时,"风神俊秀、芝兰同芳"的兄弟俩就相携互助。苏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史载可考:"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
苏辙言,"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苏轼亦云,"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
可见,那时,苏轼苏辙兄弟俩就已奠定兄弟加师友的感情基础。
4、同年进士及第嘉佑元年(1056年),兄弟俩随父亲苏洵出川赶考,曾路经渑池宿于县中寺舍,留下共同题诗僧壁的趣闻。次年,又创下一同进士及第的科场佳话。
1061年,苏轼外放签书凤翔判官,苏辙改任商州军事推官。苏辙送苏轼到郑州就任后,感于途中又经过渑池(苏辙曾于1060年授任渑池主薄),即写下《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即和诗《和子由渑池》。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解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两首和诗亦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更加佐证了他们兄弟俩的情深似海。不完全统计,苏轼苏辙兄弟俩往来的诗词有2百余首。
苏轼一生都很信赖弟弟苏辙,几乎每到一个地方工作,就以"子由"为题,给苏辙写诗寄信。
苏轼在杭州"知通判"时,了解到弟弟苏辙任陈州(今河南淮阳)学官时,当地经济落后,不太视教育,便作《戏子由》一诗,实际上是表达为弟弟出口气的愤懑之情。
苏轼在海南儋州时,悉弟弟苏辙不习惯雷州生活,便作《闻子由瘦》鼓励:人言天下无正味,蝍蛆未遽贤麋鹿。
苏轼向弟弟求助也不拖泥带水。他从定州任上贬往广东惠州时,因囊中羞涩,便向弟弟苏辙直言。苏辙当即倾其所有,资助苏轼"七百万缗",苏轼才顺利到惠州就任。
苏辙一生对哥哥苏轼亦很尊崇。他在雷州任上,一年存诗二十九首,其中二十五首是和兄之作。
苏轼去往海南儋州时,途经雷州犯了痔疮,苏辙就给哥哥苏轼念陶渊明的《止酒》诗,劝他戒酒。
后来,兄弟俩在梧州见面时,苏轼以《谪海南,作诗示子由》表达自强不息的精神:
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古真吾乡。
综上所述,苏轼苏辙兄弟俩的确无愧"史上最深兄弟情"之称。二人不仅同年高中进士,还在同朝为官砥砺前行中将手足之情升至巅峰。
壮哉,苏辙;壮哉,苏轼!
5、在"乌台诗案"中休戚与共尤为一提的是,在"乌台诗案"中,兄弟俩休戚与共更是文坛佳话。
发生于1079年的"乌台诗案",哥哥苏轼时任湖州知府,因"恃才傲物"被人指控在诗句里愚弄讥讽朝政,御史台即派太常博士皇甫遵前往湖州逮捕苏轼。
弟弟苏辙第一时间得知,冒着被说成是通风报信的危险,即刻休书派人快马加鞭告之苏轼,要他有心理准备,不必担心家小安全,他自会全力照顾。同时,又连夜上奏《为兄轼下狱上书》,愿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苏轼性命。
苏轼被捕入狱后,误以为"今生此命休矣",即写下绝命诗《狱中寄子由》。
宋神宗被他们俩手足深情感动,兼之太后及重臣王安石等求情,便免去苏轼死罪,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
苏辙也由河南任上贬去江西,在江西安顿好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后,又护送苏轼一家老小到黄州。
苏轼蒙冤"乌台诗案"后的困境,全靠苏辙忙前忙后休戚与共地帮衬,甚至不惜被连累(事实上,苏辙大受牵连),苏轼才得以抗住""。
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弟弟苏辙全情全心的付出,哥哥苏轼穿越时空的锋芒与伟才得以完美绽放出来。
有幸,苏辙;有幸,苏轼!
6、兄弟情依旧"山高水长"更为难得的是,苏轼苏辙兄弟俩在几十年跨越时空的交集中,始终携手前进,从未因遭遇到的挫折而影响感情中断彼此相互引为知己的信念。
苏辙在陈州任职时,苏轼陪住了七十多天,曾相约,待年老时,辞官隐居,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共度余生,"对床夜雨听萧瑟",弹琴论诗,饮酒欢歌。
可惜他们兄弟俩最终未能实现约定。苍茫的宦海沉浮,哪里由得起起落落的苏轼苏辙兄弟俩在有生之年无忧地"听风观雨"?那不多的几次见面相聚,其实已是难得的福音了。
幸运的是,沉稳的弟弟苏辙隐忍长寿,有条件也有实力照顾好"二苏"拖家带口几十号人的生活。哥哥苏轼终没能熬过颠沛流离的一生,就在哲宗元符三年(1100年),从海南渡海北还途中生病。次年病逝常州,卒年65岁。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临终前,苏轼终未能与弟弟苏辙见上最后一面,只留下遗言"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
苏辙得知噩耗后,失声痛哭"惟我与兄,出处若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回予二人,要以是终。"
次年,苏辙将兄嫂安葬于嵩山之下,为兄长写了祭文《祭亡兄端明文》:"手足之爱,平生一人……。"还题写了墓志铭:"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将苏轼定格为"亦师、亦友、亦兄长"。
又将兄长苏轼家小全部安顿好,接三个侄儿到身边生活。
十年后(即1112年),苏辙离世,卒年七十四岁。朝廷追授他为端明端学士、宣奉大夫,谥号"文定"。
苏轼苏辙兄弟俩这般"山高水长"的深情厚谊,的确如是"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少罕见"。称他们俩"史上最深兄弟情",实至名归,无出其右。
是为记。
【作者简介】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