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王阳明的仕途经历

王阳明的仕途经历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因为在仕途上的起起伏伏,相比于上的成就,王阳明在哲学思想上的成就还要更高。

他开创的“杨明心学”,不仅仅是本国的影响很高,甚至还传到了日本、、东南亚各国,影响深远,孙中山曾经说过:“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传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由此可见王守仁的影响力。

王守仁是一个天生聪慧之人,据传他出生的时候,上天警示,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出生后一直到五岁,王守仁都不会讲话,但是却已经能将祖父所读之书默记。

虽然不知道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但是王守仁出生在浙江一个显赫世家,父亲还高中过状元,所以王守仁从小应该接受了极好的教育。

王守仁是一个看事情看的很透彻的一个人,往往一句话能说透事物的本质,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他的睿智。王守仁二十二岁的时候中举,此后屡试不第,一直没有高中进士。

期间诸多与其交好的朋友,以及很看好欣赏他的长辈,对于他的失败都纷纷劝慰。让他不要灰心,这次不行,下车一定能行。而王守仁自己则并不拘泥于科举的失败中,他说:“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王守仁是一个“知行合一”之人,“知行合一”并不仅仅是他所坚持的学说,同时他也付诸于实践了。历史评价说他,是一个立德、立言于一身的人。有一个小故事,最能证明他的“知行合一”。

早年的王守仁并没有开创自己的思想学说,而是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极为赞同,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将朱熹的著作全部拿来研究了一番。

后来有一次,他想要实践“格物致知”的思想,因此便对着开始“格”竹子,一连对着一竹子好几天,期间不吃不喝,想要知道竹子的真理,但是却毫无所获,不仅如此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从此之后,王守仁便对朱熹的思想产生了怀疑,最终开创出了自己的思想学说。

王守仁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平定宁王之乱、平定思田、诸瑶叛乱、剿灭南赣盗贼,虽然功绩颇多,但是却一直都没有进入内阁。

许多人对此颇有疑问,那么是什么原因,或者是什么阻挡了王守仁进入内阁呢?

明朝建国之后,一直以来都坚持的是“以文驭武”,文治要比武功更有优势。而王守仁虽然是文官的身份,但是他最主要的功绩,大多都是在平定叛乱、清剿土匪的方面,而这属于武功,并且王守仁最后还因此封爵,所以他并没有能进入内阁的凭仗。

明朝进入内阁,有一个看不见,但是却真实存在的门槛,那就是“非翰林不入阁”。《明史·职官志》:“内阁固翰林职业”,霍韬也说过:“至今入阁,拘定词林一途。”霍涛与王守仁处于一个时代,所以他所说正是当时的实际情况。而王守仁一直以来,都在与平叛剿匪,并没有词臣的资历,所以入阁确实很难。

第三个原因,嘉靖三年,吏部举荐杨一清、彭泽、王守仁,嘉靖帝只起用杨一清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提督陕西三边军务。杨一清因为个人私利,次次阻挡王守仁仕途,甚至曾经利用职权将王守仁贬谪。《明世宗实录》:“礼部尚书席书奏荐致仕大学士杨一清、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文武兼资、才堪将相。今一清已督三边,守仁当处之内阁秉枢机,无为忌者所抑制。”

无论是从公开的规定,还是私人的原因,王守仁都一直被阻挡在内阁之外,实在可叹。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经典民间神话故事大全 唐穆宗李恒唐朝...
唐穆宗李恒是历史上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他的故事在电视剧《唐朝诡事录》中被广泛传播。李恒,唐朝第12位皇帝,是宪宗和懿安皇后的儿子,也是郭暧的外曾孙。他...
中国历史朝代歌 妹妹中考让我C...
那天,妹妹中考,让我C了一节课。虽然这件事发生在很多年前,但是对我来说,它依然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教训。 当时,我还只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少年。我哥哥和姐姐都已经...
中国国情 唐朝浪漫英雄为...
唐朝的皇帝们似乎对家族关系不太在意。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娶了自己的弟媳和后妈,还有儿媳。这个做法在当时可能并不被视为不妥,但今天看来确实有些出人意料。...
有趣历史小故事 恶魔的小宠妻
在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世界里,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恶魔与人类之间的纽带。其中最为稀奇而又引人入胜的是,那些被称作“小宠”的女子,她们身处一个既是荣耀又是悲...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