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唐朝的京漂族杜甫曾在长安漂泊10年

唐朝的京漂族杜甫曾在长安漂泊10年

“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不少于500万人。

“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唐朝的时候,首都长安就有不少“京漂族”。如大诗人王维、杜甫、孟浩然等,都曾当过“京漂族”。

王维15岁时就到京城交游了。由于天资聪明,多才多艺,王维一到长安很快就成为王公贵族的宠儿。《旧唐书》中说:“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尤为岐王所眷重。”此外,从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诗也可以看得出,他经常是王府的座上客。

王维虽然在京城混得不错,但毕竟是“京漂族”,身在他乡难免经常思念故乡和家人。17岁那年的重阳节,他作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实际上也是当代“京漂族”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不过,王维的“京漂”生涯还是挺值的。由于在京城结识了众多上流社会的知名人士,为他在科举考试中胜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1岁那年,他便考中了状元。王维算是“京漂族”中的佼佼者。 与王维比起来,杜甫的“京漂”处境就差多了。从35至44岁,杜甫在长安整整漂泊了10年,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及第。父亲去世后,他断了生活来源,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迫于生计,他只好从野外采来一些草药,到长安城里摆地摊。有时候卖药挣不到一天的伙食费,就只能到熟人和朋友家去蹭饭吃。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对自己的这段穷困生活描述道:“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后人称他的这段经历是“落第高才苦长安”。

杜甫困居长安期间,不断向权贵投诗,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收效甚微。40岁那年,也就是“京漂”了6年之后,他进献的《三大礼赋》终于受到了唐玄宗的赞许,命其待制集贤院。“待制”相当于获得了当官的资格,但还得等候任用。这一等又是四年,直到44岁时才被授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职。然而,杜甫上任没几天,就爆发了安史之乱,他又失业了。

杜甫“京漂”10年,总算还是获得过一个小官职,比起孟浩然已属幸运者了。孟浩然“京漂”时间虽然只有一年多,但毕竟是空手而归。孟浩然40岁那年到达长安后,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即席赋诗,满座皆为之倾倒。可在科举考试中,他却名落孙山。

标签:

猜你喜欢

歌颂祖国的诗歌 赵构如何安然无...
秦桧的最后一刻:权力之争与家族的命运 在南宋时期,秦桧以其狡猾和权谋闻名于世。他的生平充满了争斗与阴谋,而最终,他也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
千金买骨 寻找长生不老药...
在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中,关于长寿和永生的主题占有重要位置,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于生命的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界奥秘的探索。今天,我们将一起探寻那些关于...
中国古代名人 逆袭之翼中国近...
在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好汉,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这些人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心愿——改变...
抗日战争作文 5G时代的永久...
5G时代的永久有效性探究 5G技术的发展速度 在过去的几年里,5G技术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从最初的商用到现在,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部署。这一迅猛...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