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徐文长妙写藏头诗

徐文长妙写藏头诗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最佳的地方。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 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他在天竺岣嵝山房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几杯闷酒下肚,有些醉眼朦胧。忽然,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就趁着月色,踱着方步,向孤山望湖亭而来。 徐文长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这时,一轮皓月当空,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他不禁诗兴勃发,画意盎然。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 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 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文长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铺,手执羊毫湖笔,饱蘸浓墨,“唰喇”几笔,天上出现了一轮圆月,又“唰唰”几笔,水中也映出圆月一轮,然后“嚓嚓”几笔,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湖亭跃然,湖上一叶扁舟,—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 这时,曲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见徐文长顷刻之间,画好了一幅“平湖秋月”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主持人看徐文长画得不错,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徐文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 天上一轮圆圆月, 水中圆圆一轮月。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正议论间.只见徐文长又提笔写下两句: 一色湖光万顷秋, 天堂人间共圆月。 文士们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文长这么一转一收,四句联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敬!” 徐文长朝大家一笑,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平湖一色万顷秋, 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 月好四时最宜秋。 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每句头—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文长留下高姓大名。 徐文长并不回答,只一笑.踏着月色而去。

标签:

猜你喜欢

讲述历史人物故事100字 冬至糙汉H1V...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至夜晚,我想起了我爷爷那颗坚韧不拔的心。他是那个时代的“糙汉”,一位曾经在艰苦环境中奋斗过的人。他的名字叫做H1VL1,这个名字对我来说...
古代名人的故事200字 中国奇闻异事未...
古墓守灵的传说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古墓守灵的传说流传了无数。据说这些守灵者是被封印于古代皇帝陵墓中的武士,他们受到了严格的诫命,只要不再有人踏足,这...
白雪公主 中国古代的趣事...
你知道吗?古人也有玩笑话!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趣事。这些趣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古人幽默感和智慧。 首先,我们来...
历史故事大全100个 中国历史上一共...
历代兴衰:探索中国帝制的奥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一个多朝代的政治体系。从西周到清朝,一共有24个朝代,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