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旱灾的特点社会影响与应对措施(图)
●中国古代,旱灾发生得非常频繁,而且在发生周期上有逐渐缩短的趋势。由旱灾开始,往往形成一个范围广、时间长、危害大的灾害链。
●旱灾使农业生产难以开展,造成局部地区人口锐减,导致经济恶化和财政危机;旱灾引发的流民潮极易引发社会,轻则转为流寇盗贼,重则发生武装甚至大规模起义,危及王朝存亡。
●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古人也积累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抗旱方法,如灾前预防、赈济救灾、移民就食、保护植被、改良作物、改进农耕技术等。
“散吏驰驱踏旱丘,沙尘泥土掩双眸。山中树木减颜色,涧畔泉源绝细流。www.lSqn.cn处处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无收。下官虽有忧民泪,一担难肩万姓忧。”这是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时任平江主簿的王梦雷在亲眼目睹湖南大旱引起饥荒,农民颗粒无收、生活无着的凄惨景象后写下的一首《勘灾诗》,为我们留下了旱灾发生后社会生活面貌的真实记录。由于气候变化、地理环境变迁和社会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旱灾在我国历史上发生频率较高,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很大。而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也逐渐摸索出一系列应对旱灾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历代旱灾发生时的情况以及人们的应对措施作一番检讨,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提高我们对于旱灾的认识和抗旱减灾能力,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中国古代旱灾的主要特点与危害
首先,在中国古代,旱灾发生得非常频繁,而且在发生周期上有逐渐缩短的趋势。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的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到1936年,我国共发生旱灾1035次,平均每两年就发生一次。如果把界定旱灾的标准降低,那么这个数字就显得非常保守了。如袁林在《西北灾荒史》中统计出隋至(581—1949年)期间仅陕西就发生旱灾652次,甘宁青地区也有601次,总的数字要比邓云特的统计大得多。从中国古代旱灾发生情况来看,时代越晚,旱灾发生的次数越多。邓云特曾以世纪为单位做过统计: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文献记载的旱灾共有39次;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400年间有78次,3—6世纪共发生了161次,7—10世纪共有185次,11—14世纪有237次,15—18世纪有291次,19世纪则有73次。这其中固然有资料多寡的因素,但仍反映了旱灾发生日益频繁的情况,到明清时期,甚至经常发生连年旱灾。以湖南为例,据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自然灾害年表》统计,连续6年发生旱灾的有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