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马卖给大户人家做妾的女童
核心提示:扬州等地将穷人家瘦弱的童女买下,教授琴棋书画,最后卖给大户人家做妾,这类女子被称为“瘦马”。
本文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13年01月25日第10版,作者:一舟,明清士林的“江南style”——读历史文化随笔《士风乍起》
两年以前,我已拜读过简雄同样谈江南文化的《大户人家》,而与《大户人家》的抒情风格不同,这部《士风乍起》中的文章,很多都带有学院研究的气息,但又不是纯论文式的。为该书作序的苏大社会学院余同元教授将之评判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历史散文表达,于辞章、义理、考据的有机结合中,揭示出江南别样士风兴起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历史研究并非我所长。然而作为一个苏州人,我欣喜于借助该书填补若干对家乡人文认识中的空白。这部《士风乍起》的核心部分,我以为是第一卷《案上书》中的前三篇即《士风乍起》、《晚明风气》以及《士悦倾城》。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了作者眼中对“明清江南士林精神的一种解读”。WwW.lsQn.Cn“士”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名词。上古时它指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时为卿大夫的家臣;至春秋末年百“姓”涌起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精英分子的统称。“士”本可兼指文人与武人。但中国历史[注: 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的流变,使得“武”士逐渐丧失其文化系统,沦为国家暴力符号或游离于主流秩序之外的“侠”、“盗”群体。而“文”士对的垄断,则使得中国在获得在数千年相对稳定局面的同时,丧失了进取和扩张之心。
该书所谈论的“士风”,并非文人于国家工作系统中所表现出的仪态,而是特指明清江南士人群体中所呈现的举止乖张、行为狂狷抑或隐逸绝世、沉醉山林等行状。即如书中所说,“活跃在江南的一大批狂狷之士,如王守仁、李梦阳、唐寅、祝允明[注: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徐祯卿、徐渭等,从意识形态到日常生活,就已经明显形成了与道统相悖的品相”。放浪形骸、醉生梦死乃至“天子呼来不下船”的仪态早在阮籍、嵇康等魏晋文士身上已展露无遗,千余年后的江南才子们复辟古风的缘由何在呢?该书的观点是“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即“并不是底层概念上的&ls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