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英文趣事八百里加急有多急
800里加急的速度究竟有多急?在中国历史中,这一概念不仅体现了当时交通运输的极限,还反映出了一种特殊的情景——即使是在现代,我们也难以想象那种紧迫和艰辛。它涉及到众多驿站,需要近2万名员工参与,但在800里加急的情况下,几乎所有这些人都会被动员起来。
从汉代开始,就使用骑马的方式传递公文,因此驿站就此诞生,它们是更换马匹的地方,也是短暂休息的地方。在这条道路上,一位送信的人将独自一人完成任务,而他的伙伴只是那些能够提供支持的马匹。他们不会停止,即使是在最紧要关头也不会改变策略,只能更换马匹而不是人力。
许多人认为,在古代一天800里的路程并不算长,但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首先,马没有我们所想象中的耐力。一天内连续奔跑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是一种食草动物,其能量供应有限。如果连续几小时都没有机会进食,那么它们很快就会耗尽精力。
其次,野外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东西和休息晚上的时候还需要额外补饱。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物和休息,这对成长是致命打击,再加上赶路期间只有短暂几个小时可以奔跑,最终只能导致疲劳过度或死亡。
最后,当时的地形复杂多变,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挑战。一段800里的加急旅程意味着无数的人等待着这份信息,有无数的人整夜不眠。而送信者及其随行人员则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他们必须坚持不懈,即使这样,他们也有可能早已因疲惫而身亡。因此,如果不是绝对必要的话,用800里加急根本不可行。这就是为什么在古代如此珍视的一种服务,现在看来似乎简直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