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仡佬族村落里传说有一天被称为吃虫节当夜幕低垂时孩子们会蜷缩在炕上听着爷爷讲述这个充满神秘的故
在遥远的仡佬族村落里,每年农历六月初二,人们都会庆祝吃虫节。这个传说中充满悬念和神秘的节日,其实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当时,仡佬山上的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这场自然之灾无计可施。寨老们决定悬赏三头肥猪给谁能除掉这些害虫。
首先是公鸡,它宣称自己起得最早,可以用喙啄食害虫。但它很快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打着哆嗦败下阵来。接着是一只鸭子,它自信自己的羽毛不怕水,而且嘴巴大,一定可以消除害虫,但它却发现自己无法触及飞行中的害虫。
最后,有个道士也揭榜,说他有法术可以治理害虫,但他的法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一系列尝试之后,都未能解决问题,这让人们更加焦虑,因为他们担心再次失去丰收。
就在此刻,也就是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个叫甲娘的穷人偶然间想到了一种方法。她从外乡回娘家,却忘带礼物,不禁感到难过。在田垌上,她看到几个孩子玩捉小虫子,便灵机一动,将这些小生命变成了美味佳肴,用它们做成礼物。这份意外之举迅速传开了,每个人都争相捉取那些为祸田地的小生物,然后一起享受这份清新的美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小动物数量减少,而庄稼得到了保护,那一年果然获得了丰硕的收成。为了表彰甲娘,她获得了三头肥猪,并将它们分赠给大家,从此以后,在每年的六月初二,就会有专门庆祝吃虫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度良夜。此时,他们还会围绕着记忆中的甲娘和她的智慧,以及那个改变命运的一天,为过去而感激,为未来而期待。
从那以后,每当吃worm节到来的时候,无论是在哪个仡佬族村落或寨子里,都会有人杀猪宴请亲朋好友。那一天,你若走进任何一个这样的村庄,你一定能够听到欢声笑语,以及那些穿梭在田间的小白旗飘扬的情景。而且,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那个曾经用智慧与勇气战胜困境、赢得尊敬和爱戴的人——甲娘。而她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庆祝吃worm节的心情:感恩、珍惜、互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