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色戒皇帝
南朝时期的江南大地,佛教[注: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被称为佛陀)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建立,与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fojiao]寺庙空前繁多,曾一度出现十余万僧民在香烟缭绕的殿宇内匍匐佛像前诵经忏悔的盛况。 这一佛事盛典的总导演,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色戒皇帝[注: 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皇者,大也,言其煌煌盛美。帝者,德象天地,言其能行天道,举措审谛。]”——梁武帝萧衍[注: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他是梁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家、文学家,史称梁武帝。]。 史载,梁武帝萧衍原本信奉道教[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道教在民间有着分布广泛的信徒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daojiao],称帝[注: 称帝 chēngdì 解释 【king;come to the throne】 改称号为皇帝;自称皇帝,成为最高统治者;做皇帝。]后却宣布“舍道归佛”,在无碍殿受戒,法名冠达。 他任命法超为僧正,相当于全国佛教协会的会长。 萧衍还亲自撰写《断酒肉文》,带头“色戒”禁断房事,不吃鱼肉,俨然像一个慈悲为怀的“大菩萨”。 最富戏剧性的是,梁武帝觉得光当个导演不过瘾,还想出演佛事“”的主角。 他曾三次“舍身”同泰寺,舍资财,加入寺庙为僧众服役。 最终群臣花了数亿钱才将其赎回。 梁武帝对佛教近乎疯狂的崇信,使江南大地佛寺佛像成林,佛寺最多时达500所,梁朝[注: 西元502年,南朝齐代的最後一个皇帝和帝萧宝融将齐朝的统治权转交给他的同族梁王萧衍,萧衍正式在建康称 萧衍帝,将国号定为大梁。]几乎变成一个“佛国”,佛教也差点被钦定为国教。 梁武帝“色戒”不假,但其用心则很深,在一定程度上说,应该是别有用心的“苦肉计”。 用心之一:收买人心[注: 收买人心 拼音: 解释: 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shoumairenxin],维护皇权。 在早年打仗时,梁武帝就总结出用兵攻城当以“心战为上”。 取得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