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几个皇子的生平至今无法解释100事件中的字号之谜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长子李承乾(619年—645年),字高明,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寓意继承皇业、统领天下;
次子楚王李宽被赐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但早逝无后,从此国除;
三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杨妃所出;
四子宜都王李泰(武德三年封),字惠褒,小名青雀;
五子宜阳王李祐(武德八年封),改封楚王;
六子因参与谋反案的罪行,被贬为庶人的是李愔,他是杨妃所生的儿子之一,名字与兄长相似,但遭受了不同的命运变化;
七子郯王、蒋州都督、安州都督的头衔分别授予了两个儿子的身上:一位是郯王李恽,一位是蒋州都督安州都督的另一位兄弟,也在同一年的贞观五年获得这些荣誉并随后转变成其他称号;
八子的汉王、越州都督的头衔也分配给了两个孩子:一个叫汉王,另一个则成为越州都督,这两人的命运和他们各自获得的职务有着微妙的情感联系;
9-12 子孙们在贞观五年的那一年,都获得了一定的爵位,如晋公主之夫、一代英杰之首——太宗文帝唐太宗时期的一些重要官职。然而,他们未来的生活轨迹却因为政治原因而变得复杂多变。
13-14 两个弟弟赵公主夫及曹公主夫也在这个时候得到提升,并开始担任一些重大的行政职务。
以上就是关于唐太宗文帝及其十三个儿子的简短介绍,其中包括他们各自所获头衔以及这份家族史上某些关键事件对他们生命轨迹影响深远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