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的观音阁中国近代史上的英雄故事
在明正统二年的春日,锦州的都指挥李真奉太监王彦之命,开始了对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的重修工程。为了确保这项任务能够顺利进行,李真被委托去寻找一位有道高僧来担任新的住持。当时,锦州地藏寺的住持福坚老和尚因其深厚的佛学造诣、通晓文史以及医卜星相等多方面才华,被视为理想人选。
李真“三顾茅庐”般请出福坚老和尚,并将其安置于北普陀山观音洞普陀寺。这段时间里,一位名叫王锴的人物也频繁光顾此地。他是左军督佥事、骠骑将军、都指挥,也是一位自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棋迷。
有一天,当王锴偶然间发现了一幅署名为福坚的字画后,他感到既惊讶又好奇。随后,他与福坚法师进行了一场著名的对弈,这场对弈不仅考验了两人之间棋艺,还让他们互相了解彼此。此后的几年里,他们成了好朋友,不断交谈书法、琴棋及其他知识领域。
最终,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他们约定如果王锴赢得游戏,就可以建一个小庙;如果输掉,则要提供城墙剩余砖瓦石料用于建造一个庙宇。结果令王锴大吃一惊:他输给了福坚法师。但福坚法师却慷慨地承诺,只要剩余砖瓦石料足够,便会用它们来建设一个小庙。此事最终成为了美丽传说的开端,而那座庙宇便是在明成化十三年完成并开放给公众参观,即我们今天所称作的大广济寺内的小规模建筑——观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