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里的故事赢得历史的智慧
在明朝的正统二年,锦州的都指挥李真奉太监王彦之命,重修了北普陀山观音洞的普陀寺。王彦命令李真找一位有道高僧来当北普陀山观音洞的住持。在那个时候,锦州的地藏寺住持福坚老和尚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通晓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及医卜星相而闻名于世。因此,李真三次请他到禅房中商议,最终请出了福坚老和尚担任北普陀山观音洞的住持。
不久之后,左军督佥事兼骠骑将军、都指挥王锴拓建了锦州城墙,他经常光顾北普陀山观音洞。这位王锴自视甚高,一般人他都不放在眼里。一天,他在禅房喝茶时,看到了一个字画,上书“书仙画狂棋圣;琴心剑胆诗魂”,署名为“北普陀山观音洞山僧福坚”。看罢,这位武将微微一笑。
有一次,王锴再次游览北普陀山时,在殿前见到福坚老和尚正在舞刀。他微笑着对王锴说:“莫非是您吗?如果真是,您就进禅房与我谈谈。”那夜月色皎洁,当两人进入禅房后,王锴恭敬地问:“法师如何知道是我?”福坚老和尚回答说:“您的城墙建设,我曾多方考察,所以自然识得您的尊容。”
从此以后,他们成了好友,每隔几日,便会互相拜访,不论是由下至上还是由上至下的礼节,都显得那么自然。有一天,当他们准备进行象棋对弈时,福坚法师提醒道:“若输给你,就请把我的庙宇双手奉送;若胜过你,你则把城墙剩余砖瓦石料用作我的小庙。”这番话让王锴无言以对。
随着时间流逝,那个春夜,小和尚已经摆好了棋盘。两人的比赛开始了,但结果令所有人瞠目结舌:仅仅三壶水工夫间,即使是武将也不禁叹服。此战结束后,由于被对方压倒,无比智慧与策略所折服,大概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承认这一点,而不是因为输赢本身才感到如此震撼。但即便这样,也不能改变现实:那场战斗已然结束。而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目睹的人来说,它也成为了传说的起点——关于两个不同世界之间的一段奇妙友谊,以及它们留给我们永恒记忆的一生辉煌历史故事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