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也有人忙碌着做事的故事
朝廷中也有官员忙碌着做事的故事。曾国藩受大清一把手咸丰天子之命,在湖南组建湘军剿洪秀全之“匪”。然而,尽管有朝廷的人在做事,但事情依然有些棘手。曾国藩设立了审案局,绕过巡抚和地方法院,直接派部队捉拿人犯,以此来一个土匪头子捉一个,这样一来,湘省肃然,有了一定的阶段性胜利。
不过,这样的做法也让官员们感到不满,因为他们失去了捉拿人犯的权力,也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曾国藩的这一举措不仅夺去了地方官员的权力,还切断了其财路,因此这些官员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了敌意。不过,由于曾国藩是天子的红人,他没有受到太多批评。
曾国藩还兴办团练,将地方权力和军事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要求士兵进行野外训练,但这种训练对于夏季和冬季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最终,一次训练事故导致副将清德带领正规军攻击民兵营地,曾国藩只好跳窗逃跑,最终得以免死。
有一次,大水冲毁了龙王庙,这个事件发生在湖南巡抚府旁边。当时巡抚骆秉章躲避现象,并没有出面处理问题,而曾国藩却被迫求助于他。在骆巡抚办公室里,那位高级官员只是低头工作,没有任何反应,只是在很久之后淡淡地说:“曾大人息怒,清司令是好司令,我们不要伤害彼此,以后打仗还得靠清司令。”
虽然如此,由于他的背景支持以及他认为自己正在为圣明除弊,所以他并没有感到恐惧。他向皇上提出了状子,对长沙协副将清德提出革职,并指出国家形势紧急,以及楚省防堵吃紧的情况。但最终,他还是能够继续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的行为得到最高层面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当他尝试从地方政府获取资金或者营房时,却发现资源短缺。而当他请求调解与部队之间的问题时,也遭到了拒绝。这使得曾国 藩意识到,要想扫除政界中的腐败和陈旧习俗,就必须学会运用柔软的手段,而不是简单地依赖正义或上级的支持。他开始采取更加务实的手段,与同僚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不是总是诉诸于报告上级。这才成为了后世所称颂的一代名臣、模范人物。不少先辈学习他的做法,其中一些甚至学的是他的早期“狐狸经”,而非后来的更为务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