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恐怖历史反复提及的试图为全国穷人盖房的皇帝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图)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下令南京官员在空闲土地上建设260间瓦房,为无家可归的市民提供住所。仅一个月后,他又命令上海官员翻修宋朝遗留的居养院,以便为当地失去居所的人们提供避风之所。这两项试点行动获得成功,朱元璋随后于同年底发布更广泛的指示:全国各郡县需搜寻贫困户,无衣食者得享国家供给,无屋者得获国家庇护。在此之前,北宋时期设立了“福田院”供流民和弱势群体居住,而到了南宋,则有更加详细分工的安济坊、漏泽院等慈善设施。此外,在明朝初年,由于开国皇帝朱元璋自身经历过贫困,他要求地方官员确保每个穷人都能填饱肚子,每个无家可归的人都能拥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栖息地。这种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注,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