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中国历史故事 > 朝代画像徐光启种植小站稻田(图)

朝代画像徐光启种植小站稻田(图)

朝代画像:徐光启与利玛窦,清代之前津南地区的屯田种稻,为小站稻的种植奠定了基础。早在宋、辽对峙时,曾任沧州节度副使而“实专郡治”的何承矩,率先提出在“缘边”(今津南一带)屯田种稻,宋太宗赞同何承矩的奏议,命为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实施屯田。元代,于直沽之沿海口一带,继续屯种。

到了明代,大批移民到津南开荒种稻。弘治元年(1488),丘浚又提议,将华北滨海平原皆可广行水利,使斥卤而为良田。万历二十五年(1597)春,有户部奏天津巡抚万世德天津开田一事:查得天津沿海一带,可树嘉禾,并谕远近军民人等,每自备工本尽力开种。

转年,有汪应蛟任天津海防巡抚,在白塘口、葛沽两处募民实行军垦民种5000余亩,其中水田2000亩,以江南围田耕作办法进行。在此基础上,“十字围”均在海河右岸,以防止水涝和降低地下水位。

清代有诗人华长卿《十字围》:“河水澄清红稻肥, 田间燕子双双飞。葛沽遥接贺家口土人相传十字围。”

徐光启因修历书,为朝臣所不满,便托病来到天津,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1613~1621),先后四次屯田,将开垦、水利、荒政三方面实践及心得总结于《农政全书》中。他初至津南时,大面积稻田荒废,但他引入优良稻种并采用江南轮作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改善了土壤质量。

由于后金在辽东加紧争战百万难民向内迁移,这导致再度出现了屯地热潮,如张慎言提出天津屯地奏议,并卢观象成功试点新方法。此外董应举也获准经理天津至山海关土地,他买下12万余亩闲置土地,并仿效汪应蛟之法,在大片区域围起“十字围”,结果收成丰厚。

此外还有左光斗委托卢观象试办“屯学”,既可增谷,又能培养士子。这项措施取得巨大成功,“六百亩”扩展到了“四千亩”。

标签:

猜你喜欢

人类起源 深夜播报中的神...
深夜播报中的神秘声音:城市中隐藏的未知频道 在一个平凡的深夜,城市沉浸于梦境之中,当所有人都沉睡时,一段神秘的声音悄然传遍了每个角落。它不是广播,不是警报...
科学家 元朝科技辉煌炼...
元朝科技辉煌:炼金术、火药制造与天文观象的成就 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蒙古帝国在中国境内建立的王朝,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融合和对外扩张而闻名。然而,在科技领域,...
中国民间故事5篇 元朝的辉煌与衰...
元朝的开端与统一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一个帝国,源远流长,其开端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在13世纪初统一了蒙古各部,并开始对外扩张。他的孙子窝阔台...
古代历史人物故事 黄霸的告白气球...
黄霸(?-公元前51),字次公,西汉时期淮阳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学家班固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还在年少时...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