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讲民间故事比喻中国古代驯鸡高手贾昌的智慧如同细雨润物滋养着大地上的每一只鸡
在公元780年的一天,长安城的市民们聚集在骊山脚下,期待着一场非凡的表演。一个英俊少年带着一群雄壮鸡儿缓步而来,他身穿华丽的服饰,手持羽毛短鞭。那少年高傲自信地站在台上,与众人对视后,便开始了他的表演。他轻轻挥动鞭子,一只只鸡儿便分开站立,然后又是互相斗技的热烈场面。
每当一对鸡儿展开搏斗,它们各显神通,不仅展示出惊人的勇猛,还展现出精妙绝伦的策略。最终,每对鸡儿都有了胜负,而少年则以一种优雅而专业的手法结束了这场斗技大会。
人们围观者纷纷好奇,这位驯鸡能手究竟是谁?他怎样能够让这些鸟类听从他的指令?据说,那个少年名叫贾昌,在乡间被誉为“神童”。他不仅擅长攀树和识鸟,而且喜欢养育斗鸡,只不过因为家境贫寒,所以只能用木头做成假鸡进行模拟战斗。
有一次,当唐玄宗帝亲临现场观看时,他被贾昌与木制假鸡之间精湛无比的技术所打动,不由得拍案叫绝,并将贾昌召进宫中,让他负责照顾皇家之中的“御鸡”。通过与这些珍贵鸟类深入交流,贾昌学会如何细心观察它们每个小细节,从强弱、勇怯到健康状况以及饮食习惯等,都能如数家宝般掌握其中奥秘。即使年纪尚幼,他也能够模仿他们的声音和动作,对待它们既温柔又严格,因此很快就成为了驯化大师,被世人尊称为“神童”。
然而,当提及自己的才能时,贾昌总是谦逊地说:“我并非什么‘神’之物,我只是特别注重养育我的小伙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