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游牧民族的元朝与清朝相比为什么寿命较短皇帝的短暂统治是其最大的弱点吗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中寻找答
元朝历经十一位君主,统治了98年,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清朝共有十二位皇帝,统治了296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尽管同样是由游牧民族所建立的国家,但元朝为何比清朝短暂得多?
首先,元代皇帝普遍寿命较短,这导致国家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从开国皇帝忽必烈到末代皇帝顺帝之间,有九位皇帝,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早逝。这九位皇帝分别活到了42岁、30岁、35岁、20岁、53岁(唯一超过50岁者)、8岁、28岁、29岁和7岁。而在清代,最长寿的康熙 emperor享壽69歲,最長壽的乾隆 emperor享壽89歲,所以可见,皇室成员过早去世确实是元代的一个软肋。
其次,元代继承制度存在巨大的缺陷。在传统意义上的汉族王朝,都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国家权力的平稳过渡。但由于蒙古汗国出身,元代的君主既是帝国的最高领袖,也是蒙古的大汗,而蒙古汗位继承则采用“幼子守灶”制度。在这个系统中,一家人为了家族兴旺养育多个儿子,其中除了小儿子留在身边照顾父母外,其余儿子成年后必须离开家庭自力更生,并在父母去世后,小儿子将获得所有财产。这一体系符合草原生活方式,但运用于宫廷遗产,则是一场灾难。当每一次死讯传来时,大臣们往往争相争夺这份宝贵资源,从而引发或大或小的地震,对国家造成极大的损耗。
再者,由于中央集权失衡的问题,在中原地区自古以来一直强调加强中央集权以保证内政稳定然而,在蒙古奴隶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独特体制与此背道而驰。奴隶主对他们掌控下的奴隶拥有绝对支配权,因此即使忠心耿耿的手下也能获得无限信任。这种情况在君主制下会变得尤为危险,因为没有任何制约机制可以限制他们手中的力量。历史上明显反映出丞相甚至可以和亲日常事务并驾齐驱,并且左右丞相甚至决定废立君主。
此外,还有官员贪污成为一种习以为常行为,以至于晚期的几个明末清初政府都认为官员贪污乃天经地义!他们把国家当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一味索取却不进行任何治理!物价飞涨,社会动荡不安,不仅百姓衣食不足,而且最终导致民变爆发!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政治体制还是文化价值观念上,元朝都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困境,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它比起清 朝来说更加短暂。不过,我们也应认识到,每个时代都是发展变化中的,它们各有千秋,不容简单比较评价。此文寻求探讨的是书虫生活中的米虫角度,为何要对这些问题感兴趣?答案就在于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以及如何避免未来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