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护与独孤般若对话朱元璋得位之正统论
在古代中国,开国皇帝的合法性往往是由历史学家们通过各种标准来评判的。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朱元璋是得位最正的皇帝。为何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一下历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就可以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了。
从汉朝开始说起,刘邦虽然也是一介平民,但好歹还是泗水亭长,也属于大秦帝国的基层公务员;两汉之间的新王朝,王莽以外戚篡夺帝位,成为历代文人最为不齿的开国之君,而他的新王朝也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一帝而亡;东汉开国之君刘秀虽然以布衣身份起事,但他好歹还是汉室宗亲;魏朝的曹丕以臣迫君,逼迫汉献帝禅让,得逞之后还说道:“朕终于知道舜禹之事了”;后来的司马炎有样学样,复制了他的举动,迫使曹家交出了政权。
南北朝的几位君主,如刘裕、萧道成、萧衍等几位,都曾经是禅让制的一部分受益者。而他们中间最为恶劣的是刘裕,他开启了大杀前朝宗室的大门,将司马皇室杀得精光。后来的萧道成也有样学样,在逼迫刘家交出皇位后,又将他们杀光。
再来说说唐朝,那个被人们引以为豪的地方李渊称帝之路同样算不上十分光彩。他不仅是隋朝的一个臣子,还和隋炀帝杨广是表兄弟关系,他们母亲都是独孤氏,是亲姐妹。在隋王 朝摇摇欲坠的时候,他并没有力挽狂澜,而是在关键时刻趁火打劫,从晋阳起兵,一举拿下长安,以后的荡平群雄,并建立了唐王朝。但在古时史家的眼里,这实属大逆,不足为慕,所以唐建立也是不得谓“正”。
更糟的是李渊将隋恭帝杨侑给杀害掉,可怜杨侑作为杨广孙子,没有享受到荣华富贵,只活十五岁就死去。而宋太祖赵匡胤则更“不正”,他本应知恩图报,却乘柴荣死后导演了一场陈桥兵变,用黄袍加身夺取天下。
相比于这些,“朱元璋得位最正”的评价似乎并不奇怪。他不是像其他许多开国皇帝那样拥有高贵的地缘背景或官职,更不是通过武力征服或外戚手段篡夺宝座,而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物,从社会底层一步步攀登到最高权力位置。这一点,让他成为历史上一颗闪耀着特别光芒的人物,因为他成功地证明了一件事情:即使你来自社会最低处,你仍然能够改变命运,最终掌握所有。
然而,对于另一端,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个例证——隋文帝杨坚。他最初只是北周武帝始定的辅助者之一,被视作普通的一员。在这个过程中,他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家族背景和女儿所拥有的影响力,最终控制中央集权,并逐步消除所有反对势力,最终篡夺北周江山改立自己为隋文,使整个国家进入新的时代。但这种方式与传统意义上的“篡夺”相比显著不同,它更加隐蔽且无声,无疑这是极其狡猾的手段,与那些直接武力的革命不同,其残忍程度超乎常人想象,因此被认为是不正当行为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