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弃越秘因24朝代口诀揭秘
说到古代的印象,大家往往以为那是一个吃不饱、没粮食的时代。然而,如今越南的确,其粮食产量甚高,那么在明朝时期,为何明朝放弃了征服越南?为何要放弃这片富庶之地?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越南红河三角洲,无疑是优质产粮区之一,但粮食并不能直接变现成金钱,需要通过交换来获得资金。在历史上,北部各个政权都是依靠海外贸易来满足财政需求。由于航海技术不发达,从印度洋进入南中国海的商船必须经过北部湾才能抵达广东或福建,因此历代统治者极重视海外贸易,不仅抽税,也参与二道贩子活动。
虽然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船可以直接进入南中国海,不必再经由北部湾,这导致北部湾的地位衰落。不过,在明初阶段,这种衰落还未显著,对于明朝来说,海外收入仍占重要比重。
然而,明朝自有其独特德行,它摧毁自由贸易、打压工商业发展,将工匠当奴隶对待,把底层农民当农奴使唤。因此,当明朝利用安南国内乱局吞并安南后,它复制了过去的做法,即掳走大量工匠廉价出售劳动力,加重农民税负,并强迫他们承担繁重徭役。此外,明朝破坏本国及安南的海外贸易,从而激起了整个越南社会层面的反抗。
反抗军遍布各阶层,从地方豪强到知识分子,再到平头百姓,都对明朝统治不满。而且,由于摧毁海外贸易,使得在安南进行统治变得无可维持,只能依赖本土财政支持,而此时反抗军已遍布全境。当黎利发起蓝山起义后,他虽屡战屡败,但由于几乎所有人都是反抗军成员,每次失败都能迅速恢复力量。此外,由于广泛的人员加入,他组建了一支兵种齐全的大型义军队伍,最终击退了援兵,并基本瓦解了明军在安남地区的一切势力。
最终,在荣誉投降协议下,剩余的明军带着武器、粮草、家眷以及被释放出的俘虏退出安纳姆。而黎利则面临新的挑战——北部湾航线不可逆转衰落。他将目光转向占城,以控制其航线和中转站以获取更多利益。但最终,这些中转站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消亡,因为东西方商船发现完全可以绕过它们实现直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