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物品背后的文化蕴含(图)
近年来,“文玩”一词在艺术品拍卖市场频繁出现,但它到底是什么?哪些艺术品属于文玩,却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的网上售物竟把核桃、手串之类的民俗玩物亦冠名为文玩,更引发了诸多争议。
“文玩”指的是人们欣赏、喜欢把玩的书画文具艺术品。它应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缺一不可。首先,它应是文人书画时的专用物品,我们称之为专用性;其次,它必须具有真正的使用功能,我们称之为实用性;第三,它还应具有令人欣赏、诱人把玩的魅力,我们称之为艺术性。
根据“文玩”的定义和特征,我认为,一切不具备书画文具功能的物品,都不能称之为文玩;二者,缺乏艺术性的被人只当做工具使用的文具也不能称之为文 玩;三者,凡是文化大师喜爱但并非所有文化作品都能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出深厚历史背景和独特审美风格的人们喜爱而且经常拿出来欣赏或交流的一些作品才可以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四者,对于普通而言,即使这些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也应该谨慎对待,不要随意将它们定位成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玩”以毛笔作为核心,以《毛笔雅集》、《墨池秘籍》等古籍中记载的大型墨水容器和其他相关用品(如纸张、砚石等)以及与它们相伴随的一系列装饰品和工具(如笔筒、墨盒、砚台等)形成的一个系统。这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如绘画学、中医药学,以及工艺技术学的一个综合体。在明代出版物《绣花枕边谈》中曾提到有数十种不同的这种文字游戏方式。其中包括:毛笔(分大、小楷)、墨汁瓶子、大写字板、一支小铲子、二尺长丝线、三尺长布条、一双细针、一本小册子。一旦你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建构件,你就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故事了。
这些产品很多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但是在选材样式上也有新的创作,比如百年灵芝制成的小水盂或笔洗,以及龙爪枣树枝制成的小笔挂。“ 文 玩”在选材上并不追求奢华,而是在寻找自然界中的精灵,有时候看到竹叶或石块就会想到它们可以用于制作什么样的东西,从而进行创作。而且,“ 文 玩”的设计非常多样,有奇思妙想,有自然流露,有千方百计,还有简约至极,这一切都反映出作者对材料和形状所持有的不同态度。
至于主题内容,“ 文 玩”的话题无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宋代书法家米芾拒绝皇帝赐官,只要求一块砚石。这则故事让后世赞叹不已,因为它展示了米芾对于自己职业道德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卓越境界的心理状态。他选择坚守自己的信念,而不是为了金钱或者地位去妥协,这一点给后人的启示颇深。
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关于 “ 文 玩”的讨论充满活力,但我们仍然需要保持批判性思考,不仅要尊重历史,而且要理解其背后的价值观念。如果将 “ 文 玩”简单化,将其视作仅仅是一种娱乐,那么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理解并尊重这个概念,那么 “ 文 娟 就会重新焕发光彩,让我们从中获得更多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