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二百年耻辱史帝王继承人与失落宝物
在那个遥远的明朝二百年里,有一个让人不禁耻辱感油然而生的场景。记得1449年的6月,那时蒙古瓦剌部突然从边境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消息传到京城,宦官王振却兴奋地想出了一条主意。他虽然是宦官,但曾经读过书,对名利有着极大的追求,所以他鼓励年轻的明英宗御驾亲征。这次征战,明英宗调集了五十多万人马,以及100多位文武高级官员浩浩荡荡向西北方进军。
那时候的明英宗肯定满怀雄心壮志,他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活力的青年。但遗憾的是,这些理想并没有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在接下来的土木堡之变中,50万精兵被5万敌军打败,无数士兵抛弃皇帝逃命,而皇帝本人则被迫成为俘虏,被敌军带走。整个过程中,只能听到哭喊声、求饶声和咒骂声交织在一起,而这座战场已经变成了一个争夺财物的地方。
当时的情景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拥有50余万军队的皇帝,却最终落入敌手无力自拔。而这次惨败,不仅损失了大量生命,还使得后来修撰《实录》的新任皇帝不得不含糊其辞地记录这一事件,只能说“官军死伤者数十万”。跟随皇帝出征的大臣们,也有66位殉节而死,他们忠诚至死,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历史,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