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阅读推荐王承恩崇祯皇帝殉节煤山的太监故事
李自成将北京的皇城紧锁成了一座巨大的铁笼,眼前,大明王朝即将气绝。最悲凉的是,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登上金殿,想与大臣们商讨抗敌之策;却不料,无一可用的大臣在宫中皆弃他而去。皇帝顿时陷入绝望之中。他急忙奔向后宫,将家人老少杀尽,然后自己也逃至皇城后的煤山,以求一死了之。崇祯帝无计可施,对外界的一切感到极度绝望。大臣们纷纷逃离,他只能独自一人面对困境。
《明史》记载,崇祯帝的心意全放在“西天”去了,他愤怒地发誓说:“朕罪该万死,不值得见祖宗,我只好脱下冠冕,用发盖住脸面。”临终前,还埋怨那些误导他的大臣,如同被彻底背叛一样,即使如此,也算是有了归宿。
一切都难以预料,有谁能想到,在最絮聒的时候,日暮途穷的崇祯帝竟然遇到了一个忠心耿耿的“铁哥们”,那不是名臣,更不是内宫中的知音,而是一位服侍身边的老太监——王承恩。
原来,这位王承恩始终对皇帝忠心耿耿,尤其是在崇祯走投无路的紧要关头。他不能挽救这条尊贵生命,只能默默地跟随着保护这位主子,一步步顺从着命运走来。
《明史》记载,王承恩曾经担任过“司礼秉笔太监”。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崇祯命他统领京营。那时候,大明江山已失,大势力都已经瓦解了。京城内外,只剩下几个守城士兵了。王承恩亲手点燃火炮,为京城保驾护航,以极大的勇气抵御敌军。这最后,他也退缩在皇宫里,只能坐以待毙,但他最担忧的是四面楚歌声中的陛下。
在王承恩的庇护下,皇帝满腹感慨,对生死离别和身边人的真实本性感到哀伤,却不知道,最终能够保护自己的,是一位老实巴交的贴身太监。在末日来临之前,他们一起站在古树旁,看着历史画卷渐渐褪色。在清朝建立之后,那些入关的人物,因战胜李自成,又在旧有的宫殿里掌控天下的权力,他们很是感激那上吊于古树上的崇祯,以及那个宁愿长眠于君侧的小小贴身太监——王承恩。这位贴身太监竟然能够得到安葬,与陛下并肩作战到最后,不免让他们心里充满敬意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