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故事中十大烈士的英雄事迹又是怎样传唱过来的呢
在明朝成化年间,尹沛的父亲徐君沛因中年丧妻,续娶陈氏为继室。前妻已生一子,夫妇和睦相处。陈氏后来生下三子未及长大时,两老先后双亡。尹沛的父亲临终前怕三个小儿子年幼,便嘱咐大儿子尹沛照顾弟弟们,并对他们更加爱护并教育至成人。兄弟分家后,尹沛夫妻将好田好屋让给弟弟们,而自己留下瘠田破屋和少量家具、粮食。
在分家的过程中,尹沛夫妻还提出把银两平分,但三个兄弟坚持不接受,因为认为这些银两是他们抚养与教育所得,不应独独归于尹沛建立家庭之用。这场争议最终被送到温州府台处理。在府台面前,他们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最终决定将这笔银钱献给公家做公益用途。
一年之后,当一个名叫陈的按察使来到温州私访时,他发现虫灾严重导致饥荒。他听闻了尹沛建设尚义门的事迹,便决定使用那笔金钱购买大量米粮救助饥民,同时奏请皇上颁发旌表其尚义行为。当传旨官读出旌表圣旨时,全县人士纷纷欢庆,他们建造了一座庄严雄伟的牌楼——圣旨门,以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此牌楼至今仍然存在,为人们传承着尚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