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故事中枫林圣旨门又讲述了什么
在明朝成化年间,徐君沛的父亲徐夫在世时丧妻,续娶陈氏为继室。前妻生下一子,后来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尹沛的父亲临终前担心三个小儿子年幼,便嘱咐大儿子尹沛和媳妇照顾他们。尹沛夫妻恭听父命,对三个弟弟更加爱护,并尽心抚养至长大成人。
兄弟分家后,尹沛夫妻没有留下任何私心,将好田好屋给了三个兄弟,而自己则留下瘠田破屋。家具、粮食等均四股平分,被里人称赞为先锋赞。在分配银子的问题上,他们推让不下,最终决定将银子交到温州府衙,让台官刘逊裁决。
当时的刘府台被他们的义重感动,但难以作出决定。一方是因为银子的合理性,一方是因为兄妹之间的情谊和对彼此恩情。当三位兄弟提议将银子献给公家时,尹沛同意了,这样做也得到了刘府台的允许。
一年后,当一个名叫陈的按察使来到乐清县东地区因虫灾导致严重饥荒时,他向刘府台报告了这件事并建议从皇上那里请求救济。但由于路途遥远,不足以解决燃眉之急。于是,他们决定先用那笔银子购买大米数千石救助饥民,同时奏请皇帝表彰尹沛建立尚义精神的事迹。
宪宗接到奏报,即颁布旌表圣旨。当传达圣旨的人员与刘府台一行人来到枫林中央街进行宣读时,全城欢庆盛况,如同举国皆知。这座庄严雄伟的大牌楼——“圣旨门”,建于那片地方,以纪念这一事件,也成为文武官员必须敬畏的一处地标,从此,“圣旨门”就像是一道永恒的风景线,在历史长河中流传着尹家的尚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