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四子名义揭秘历史中的爱与智
说到《三国演义》,大家都会列出几个里面有名的人物。但名气最大的肯定是刘备和曹操。即便是同为霸主的孙权与二人比起来都像是个打酱油的,因此后人经常将二人拿来做比较。其实刘备和曹操即便是再加上孙权,比来比去都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可若是将双方子嗣拿来比较,胜负自然一目了然。可以说曹操乃是完胜,曹丕、曹植不仅文采斐然,能力也相当出众。而刘备子嗣虽然在数量上略逊一筹,但其对待儿子的态度却令人感动。
从他第一个子嗣开始,就已经谋划好了一生的夙愿与追求。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从刘备的第一个儿子说起,事实上刘备的第一个儿子并非其亲生,而是其养子。当时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暂时安顿在荆州,因为这个时候 刘备还没有子嗣,便收了罗侯寇氏的儿子为养子,名为 刘封。
关羽在围襄樊之时多次向 刘封 求援,可 刘封 却听了孟达的谗言以借口推辞,导致关羽战败,这后被 刘备 赐死。这位养子的背叛让这段往事成为历史上的遗憾之一。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出来的是他的第二个儿 子 —— 劉禅,他虽小小年纪,却能顺理成章地继承了蜀汉皇位,这份天赋,让人们对于他的评价变得复杂。
然而,在这场恩怨情仇中,我们似乎忽视了一点,那就是另一两个兄弟——劉永和劉理。在历史记载中,他们几乎是不见踪影,只留下“劉備之子的”这一称呼而已。不过,从他们名字连起来看,也许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按照他们出生的先后顺序,再将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便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古代人名多为单字,将四人名字按照时间顺序连起来便是“封禅永理”。 “封禅”中的“封”有祭天之意,“禅”为祭地之意,而这些活动通常发生于改朝换代或者乱世之后太平才可举行,因此说明了他称帝的心思。而“永理”,主要指治理或安定平定,有着深远意义。
因此,当我们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可以窥见一下当时社会大势以及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以及当下的治世安邦所需的一种期待。如果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孩子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即使是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下也依旧坚信能够找到光明前程。而这样一种心境,对于任何时代的人来说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