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四子名思义连情感深藏趣事多
说到《三国演义》,大家都会列出几个里面有名的人物。但名气最大的肯定是刘备和曹操。即便是同为霸主的孙权与二人比起来都像是个打酱油的,因此后人经常将二人拿来做比较。
其实刘备和曹操即便是再加上孙权,比来比去都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可若是将双方子嗣拿来比较,胜负自然一目了然。可以说曹操乃是完胜,曹丕、曹植不仅文采斐然,能力也相当出众。
再加上人尽皆知的“称象”天才曹冲,相比之下我们所熟知的刘备子嗣也就只有刘禅一人。而刘禅又被称为“扶不起来的阿斗”。他的名气完全是建立在“扶不起”这三个字上,成为后世嘲笑的对象。
如此比较双方是不平等对待,可身为人父的刘备显然不这么认为。或者说 刘备对他的儿子们抱着极大的希望。从他第一个子嗣开始,就已经谋划好了一生的夙愿与追求。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从刘备的第一个儿子说起,当时 刘备投靠荆州刺史 刘表,在荆州暂时安顿下来。当时 刘备还没有子嗣,便收了罗侯寇氏 的儿子作为养子的名字叫作 刘封。这位养子的命运很悲惨,他被关羽围攻襄樊的时候多次向他求援,但由于受到孟达谗言影响而推辞,最终导致关羽战败,被赦死。
然后来说到真正的是亲生子的第二个儿 子,即小名阿斗 的皇帝,也就是历史上的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21年至263年的第三任蜀汉皇帝。在顺理成章继承了蜀汉皇位,这位后主的小心眼以及无能,让天下百姓无论如何都无法认同,更别提其他诸侯或外敌了。不过,有些人觉得应该不是昏君,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活法,因为这样他才能活64岁呢!
除了这些,我们知道还有两个默默无闻的大哥,那就是大哥叫做永,小哥叫做理,他们在历史上的记载几乎不存在,只有他们属于 “劉備之子的” 这个身份。他俩分别出生于不同的时间,而且小弟还不到三十岁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所以当然不会太出风头啦!
总共来说,我们知道关于这四个人的事情,就是他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如果把他们名字连在一起就会发现一种奇妙的事情,他们名字连接起来就是 “封禅永理”,这个词汇本身含义丰富,“封”祭天,“禅”祭地,这样看来好像是在预示着当时或者未来某个重要活动,但是实际情况中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活动,这可能意味着这是给未来的某个人物预留的一个位置?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对于这种安排,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未来国家长治久安的心愿寄托,或许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家族能够长期统治下去吧!总而言之,无论如何看,都可以感觉到作者通过用这些名字传递出的信息,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图真是令人深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