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建隋朝末日的孤帆杨侑
杨侑,隋朝末代皇帝,生于大业元年(605年),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自幼聪明、气度非凡,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为代王。大业十一年(615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被拜为太原太守,不久镇守京师。李渊攻入长安后,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他被拥立为皇帝,以“义宁”作为新一年的纪念。大体上他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只是李渊扶立的傀儡。在他的短暂统治期间,他没有展现出任何有效的领导能力,最终在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被迫退位,并降为了酅国公。
在其余下的岁月里,杨侑生活在长安,在那里他最终遇害了,一说是在619年的八月初一,即公元619年9月14日,而不是病死。一旦去世,他被尊称为恭皇帝,并被埋葬于庄陵。由于没有留下儿子,所以他的族弟杨行基继承了酅国公爵位。
关于他的历史评价,有人认为:“性聪敏,有气度。”然而,也有人批评他说:“恭帝年轻而无知,一家之中有许多困难,只有一人失去了品德,全世界都崩溃了;群盗蜂起,野兽堵塞了道路;南方的小巢迁徙到北方,小鸟都不返回。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达到了百六十年的期限,而且亲自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运转,他们还歌颂着自己的名字,使得笙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就算他们不遵循尧和舜时代的情况,他们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