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选养子为何偏向宋朝名将之子
提及宋朝,后人可谓五味杂陈。北宋曾经繁华一时,也有过生灵涂炭的悲惨。当年金人入侵,靖康之乱成为了历史上的耻辱之一。宋徽宗家眷妃嫔几乎被金人俘获,向金人俯首称臣。而他的第九个儿子赵构是唯一留在外的,他即位为宋高宗建立南宋。然而赵构虽然登基,却没有君王的气概和威严。当时金军北返后,旧臣拥戴他建立南宋,但赵构听闻金人的搜山检海活动,便吓得四处逃窜,这些恐慌最终导致了他的生育能力丧失。
无法选择继承人的皇帝,只能选择养子,但他为何要选太祖的子孙呢?选择太宗后的养子会带来潜在威胁。在濮议事件中,当年仁宗无嗣,便收养了光义曾孙赵宗实作为养子,并让其继位为英宗,这引发了一系列斗争和反对。不过尽管是一场惊险事态,最终并未得到最终解答。这件事给了朝廷一个警示:即便是祖孙满堂,有强悍势力的人物也可能成为问题。
而太祖系后人的威胁较小,当年的预言说:“太祖后代还将再得江山”,这话又被宣扬出来。于是赵构开始铲除一切威胁,将那些有权势的宗亲都遭到了流放或陷害。他甚至将选养子的决定交由令旷处理,以清除自己责任,而令旷则从两个不入流的人中选出两个孩子作为未来皇子的候选者,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回报给令旷新的爵位。
当然,赵构并不是随意做决定,他需要合理化自己的选择,并证明为什么要选取太祖后裔。他借助孟太后的托梦,说这是她的遗愿,从而名正言顺地进行这个决策。但其实,这不过是稳固自身权力的手段,不在乎哪个孩子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只关心他们是否能够顺从命令,不对自己造成威胁。至于南宋之后会怎样发展,对他来说完全是不重要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