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皇帝朱元璋被徐达放走后者为何不遭谴责
徐达放走元朝皇帝朱元璋的真相
在吴元年(1367年),朱元璋统一江南,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和常遇春为副将军,共同领导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抗元战争。他们攻下了元大都,但朱元璋没有命令他们班师回朝,而是让华云龙和孙兴祖留守北京,让徐达、常遇春转战西部,以收复山西、陕西等地。
然而,在这次行动中,常遇春提出一个计划:四面合围,不给敌人任何余地,以确保元顺帝不会从北面逃跑。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徐达的忽视。半年后, 元顺帝在应昌驾崩,他的死亡可能是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受上天眷顾,而不是被俘虏。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徐达有预见力地猜出老朱的心思,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提议不符合老朱的性格。
《智慧全集》记载:“及归报,上亦不罪。”这表明,即使活捉到敌方君主,也不会受到惩罚。这一点可以通过两个故事来验证:第一,当朱元璋灭掉陈友谅之后,他俘虏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并封其为“归德侯”,并且当陈理口出怨言时,只迁居到高句丽,没有杀他;第二,当老朱统一江南后,对于那些投降的人,他通常会宽容处理,不轻易加害。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麻烦事宜发生,徐达选择故意放走了皇帝。他相信,如果活捉皇帝回去后,无论如何处理,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问题。而他的这一决定,从结果看,最终得到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