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皇帝继承制度与其他朝代有显著差异它是如何在今日的北京社会中选定的
在我之前的叙述中,我提到了忽必烈生前对两个人的精心栽培,那就是他的嫡长子甘麻剌和嫡三子铁穆耳。两者各有所长,导致忽必烈生前无法明确指定继承人,但朝廷大臣们都明白了他想要从这两位中选出一个来继承帝位。
按照汉臣们的传统观念,应该是嫡长子的甘麻剌更适合继承皇位,但真金的太子妃阔阔真却偏爱三儿子铁穆耳,让他成为继位人选。蒙古宗王们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使得谁将会成为下一任皇帝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最后,阔阔真支持铁穆耳的意见逐渐占据优势,并提出了一个解决争议的方法——让两个兄弟进行公开诵读祖宗训诫,以此决定谁将拥有帝位。在这样的竞赛中,由于患有口吃的问题,甘麻剌未能胜出,而铁穆耳则成功登基称帝,被史称为元成宗。这发生在1294年。
当时,在忽必烈统治期间,其他汗国如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并不承认忽必烈作为蒙古大汗的地位,这导致了蒙古帝国分裂。他们还常常在元朝西北地区制造问题。面对这些挑战,忽必烈派遣军队征讨,但对方采取游击战术逃跑,因此元军无法彻底消灭敌人。
随着元成宗上台,他停止了外扩张政策,将注意力转向解决国内事务,并派遣侄子海山率领军队彻底打败了那些反抗势力的领导者,从而迫使他们接受元朝的统治。此举也促使四大汗国再次认可元朝为主导力量,使得蒙古帝国名义上又重新团结起来。
尽管少年时期曾经酗酒并形成不良习惯,但是后来通过坚强毅力的努力,他克服了这一点。但由于早年的过度饮酒,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加之日益增长的大病,小到40岁左右,他就开始频繁地生病,不愿意参与政务,大多数事情委托给皇后卜鲁罕处理。她与一些色目官员勾结排斥汉族官员,这种行为引发了一系列混乱,最终导致政治局势进一步恶化。
1307年,在北京的大都(原名大都)玉德殿里,铁穆耳去世,当时仅42岁,这段时间里,其实掌控国家的是卜鲁罕,她利用权力欺压和腐败,最终深刻影响了整个国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