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帝天降巨冠元朝最大港口物品奇遇
泰定帝简介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Yesün-Temür,蒙古语意为“九铁”,1293年—1328年),元朝第六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位大汗(1323年—1328年在位)。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孙、元裕宗真金之孙,元显宗甘麻剌之子。早年承袭父亲的晋王爵位,镇守漠北,1323年发生南坡之变,元英宗被弑,他被拥立为皇帝,改元“泰定”。在位期间未有太大变动,但国家已进入多事之秋。他的生平和即位前后情形如下:出生于至元三十年的十月二十九日,在漠北晋王府,由甘麻剌与弘吉剌氏普颜怯里迷失所生。在他出生前一年,他的父亲甘麻剌被封为晋王受命出镇漠北;在他出生后不到三个月,他的曾祖父忽必烈驾崩了;在上都举行的忽里台大会中铩羽而归,由真金三子铁穆耳继承皇位,是为元成宗。大德六年正月甘麻剌逝世,也孙铁木儿承袭晋王爵位。
也孙铁木儿作为元世祖嫡曾孙颇受厚待,在武宗、仁宗和英宗朝受过多次赏赐。他身处漠北打猎时听到弑君及推戴自己为帝计划,当时御史大夫铁失欲弑杀英宗并告知其此事,而别烈迷失还没赶上就发生了英宗被弑事件。然而图帖睦尔夺取了他的儿子的皇位,并指责也孙铁木儿参与了这场阴谋。此外也有说法认为所谓也孙铁木儿弑君是由图帖睦尔散布抹黑泰定帝的一种谣言。
登基诏书中宣布赦免谋反等罪,以稳住逆党,并加官进爵一系列措施。一种解释是张珪向晋王密书陈诛逆定乱之宜;另一种则认为杀人灭口。这一权力巩固后的新时代内政仍然以守成和维稳为目标,其中包括追崇父亲甘麻剌为显宗光圣仁孝皇帝、母亲普颜怯里迷失为宣懿淑圣皇后,加封八不罕为正宫皇后,以及任命阿速吉八為皇太子。
当时天灾频发,如洪水、旱灾以及地震,不断侵扰百姓生活。当面对这些灾异连连的情况下,一些汉臣如张珪提出整顿朝政建议,但未获采纳。湖广、云南、四川等省份少数民族起义反抗增加,这表明国力衰弱。而泰定五年的改 元“致和”标志着他的统治开始走向尾声。在致和初期,即死去那一年七月十日,也先革去了称号,被迫退隐到山东鲁州一个叫做清河的地方,从此再无消息。
随着泰定的死亡,大都爆发了一场短暂的内战,是两都之战,最终由文统取得胜利。而且由于没有汉文庙号或谥号及蒙古汗号,所以他成了非法君主,没有得到尊敬与纪念。但他的政策对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调和有积极作用,使得回回人获得空前的影响力。
总结来说,即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也森特默还是努力保持着国家的大体稳定,但最终因健康原因去世于1328年7月10日,被安葬于起辇谷。不过,对于他的历史评价并不完全相同,有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善良而温柔的人,有的人则认为他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