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贯探索一个朝代名人的自然之旅1270年1342年
我要讲述的是元代文学家的故事,柳贯(1270年~1342年),字道传,号乌蜀山人,是婺州浦江(今兰溪横溪)人。柳贯博学多才,为文沉郁春容,擅长书法,并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他对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都有深入的研究。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被誉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与虞集、高启和黄溍并称。
据《元史列传第68·黄溍传》记载:“贯与溍及临川虞集、高启齐名,人号为‘儒林四杰’。”他曾任教谕、中学正等职,对先后从学者数千人,有业成而仕的人,其中最为著名者当为宋濂、高启戴良等。后来,他出任江西儒学提举十余年,不再参与朝廷事务,而专心读书写作。直到泰定二年(1326),他被起用为翰林院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最终在同年的十一月初九病逝于大都(今北京)。
虽然他的官职仅止五品,其影响力并不小,在文坛上以古硬奇逸的诗风受到尊崇,有人称他是“文场之帅,士林之雄”。明代开国文臣首领宋濂曾经受过他的教诲,对他的学问抱有极高的评价。在他的著作中,《金石竹帛遗文》、《近思录广辑》、《字系》、《柳待制文集》等作品流传至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