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古代的诗人王祯1271年至1368年的文学杰作
王祯——中国古代农业革新之师
在元朝初年,王祯的家乡已是文人聚集的热bed。早在窝阔台时代,严实就在东平推动了教育事业,那时的名士如李昶、王磐、徐士隆和李谦等,都曾在那里授课,培养了一批为封建帝国内部服务的人才。其中孟祺参与编写《农桑辑要》,其影响可能激发了王祯对农学的兴趣。他引用该书资料于《王祯农书》中。
关于王祯生平活动,有确凿记载的是他担任两任县尹。一是在元成宗元贞年间,他成为宣州旌德县县尹,在职六年;二是在大德四年调任信州永丰县县尹。作为一位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勤勉务实的官员,他为民办事多有佳绩。在旌德期间,他生活俭朴,将薪水捐助地方兴办学校修桥铺路施医药教种植树艺,被称赞“惠民有为”。
旌德山区广泛,大部分土地是山地,一次干旱威胁着禾苗安全。幸运的是, 王祯想起一种能将水提灌到山地里的翻车装置,从而成功组织抗旱工作,使几万亩山地禾苗得救。
继承传统“农本”思想,认为国家政策首要任务即农业生产,无论在哪个位置,劝农政绩斐然。他通过规定种植桑树数量,对作物从播种至收获方法进行指导,并亲自示范使用各种农具。此外,在永丰任内,以奖励农业与教育为重点任务,不断购买桑苗棉籽教导种植,加强鼓励,让庄稼繁荣昌盛。在两郡百姓心中,他留下深刻印象,是他们难忘的一位好官益民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