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南北朝人物中的白朴岂不知他在1226年至1306年间的辉煌历程
白朴:元曲四大家的风采
在中国两南北朝人物中,白朴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后世尊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他出生于1226年,逝世大约在1306年之间,字太素,号兰谷,其祖籍位于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带),后迁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作为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并称“元曲四大家”。
白朴出身于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父亲白华曾是金宣宗三年(1215年)的进士,官至枢密院判;他的叔父白贲也是金章宗泰和间的进士,一度担任过县令。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他接触到诗文,从小便与元好问父子等世交交流文学作品。
然而,由于幼年的兵荒马乱,他不得不同家人一起经历苦难。在金朝灭亡前不久,他只得随着父亲逃往宋朝,但最终投降了蒙古。他的父亲最后归顺了蒙古,并成为了一名高级官员,而白朴则被送往冠氏(今山东冠县)由赵天锡幕府抚养。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成为了一个聪明的人。
当他12岁时,与父亲团聚,再次回到真定。他的故事充满了对亲情和友情的赞美,以及对文学教育的重视。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知识和艺术上,这也成就了他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地位。此外,他还有一首《满庭芳·示列子新》词,以表达自己见闻录取感的情绪:
光禄他台,将军楼阁,
十年一梦中间。
短衣匹马,
重见镇州山。
内翰当年醉墨,
纱笼支高阔依然。
今何日,
灯前儿女,
飘荡喜生还。
此外,在面对恩情时,也有诗句表达感激之情:“顾我真成丧家犬,赖君曾护落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