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志英雄不朽捍国魂瞻仰水东烈士陵园米尔军情铭记英灵永恒
在秋风的轻拂下,黄叶纷飞,我怀着敬仰之情,再次踏入那片我心中崇拜的地方——杞县水东烈士园。1938年5月,当蒋介石命令新八师阻止日本侵略军南犯中原时,历史在这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一天,在郑州北花园口处,黄河大堤被炸开,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被洪水淹没,而水东地区则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有5600多位英雄儿女拿起枪棒,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鲜血与生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为了纪念这些英勇无畏的人们,1987年,我们修建了水东烈士陵园,而1992年,更添了一座纪念碑及纪念亭。陵园坐落于庄严的大门前,一排金色的字迹熠熠生辉:水东烈士陵园。走进大门,便见一条宽20米、长200米的柏油路,无声地诉说着对先烈们永恒的敬意。
四座六角形纪念亭立于道路两旁,每一面都有一个特定的纪念碑。在左侧是韩达生的烈士墓,他牺牲时仅36岁;紧邻的是唐克威烈士墓,他只30岁就英勇牺牲;右侧是倪祥明烈士墓,他是一级战斗英雄;而最特殊的一个是1967年由板木公社社直机关全体职工为184名烈士所立。
伫立在韩达生烈士墓前,我不禁回想起他英勇的事迹。他曾带领独立团坚持游击战,但最终在梁寨村遭遇偷袭,被敌人杀害。79年的时间过去,却依然有人记得他的名字,如同他的光辉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此外,还有郭杰和史绍林等人的故事,他们以身殉国,为我们树立了忠诚与勇敢的榜样。而刘寨村中的21名阶级兄弟因史绍林挺身而出,被救活,这份忠诚让他们免受毒打。但史绍林仍旧遭到了活埋,其26岁短暂的一生却留给我们深刻的人格力量。
王介夫和王法瀛兄弟,以及夫妻情报员崔连仲和侯淑琴,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每当清明节到来,全县各级领导、社会团体、中小学师生都会自发来到这里扫墓,为他们送上花圈,以缅怀他们丰功伟绩。
今天,随着疫情过后的恢复,我们再次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热闹与繁华。这不仅是一个传统教育基地,更是一个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铭记那些用鲜血换来的红色土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那么家乡一定会更加美好富强,请先辈英灵们看好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