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古都之旅探索安阳的历史遗迹
安阳,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通过对安阳县小南海原始人洞穴的发掘,科学证实了在25000年前先民就在此生活,其文化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在远古时期,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和亳建都,并葬于此。
唐尧、虞舜时代,安阳一带属冀州。商王盘庚自奄迁都殷(今安阳市区小屯一带),并在此传八代十二王。周灭商后,都邺254年(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最新成果订正)。春秋时期为晋东阳之地,而战国时先属魏后属赵。秦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中河内郡和魏郡涉及到现在的林州、汤阴、滑县等地区。
西汉至东汉期间,随着曹操割河内郡、东郡给魏国而逐渐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历经曹魏时期建立的大都会邺城,再经过晋朝、小朝廷、大朝廷以及隋唐之后,不断有不同的政权更替,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的形态。
宋至清末,由彰德府变为彰德路再次改回彰德府,并最终成为今日的一部分。而京汉铁路的开通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工商业发展,使得安阳城变得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