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鑫京剧票友的典范之声徐世鑫
徐世鑫:失明后创造的京剧新篇章
在2010年的一次偶然中,徐世鑫失去了双目,他的生活因此变得黯淡无光。然而,这位摄影师的心灵并未完全沉默。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他结识了喜爱京剧的小区邻居们。他们不仅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也激发了他学习京剧伴奏乐器的兴趣。
面对眼前的困难,徐世鑫并没有放弃。他在票友们的大力帮助下,学会了拉京胡——一个通常需要视线来演奏的乐器。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他的毅力和热情让他最终克服了障碍。他开始为社区里的票友提供伴奏服务,而他的特殊嗓音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他们认为他的声音非常适合唱麒派剧目的角色。
尽管失明限制了他的视觉学习能力,但这并没有阻止他追求梦想。他通过听而非看来学习唱腔,并逐渐融入到社区中的票友群体中。大家一起练习唱戏,他不仅学会使用各种伴奏乐器,而且还设计了一种可以将所有必要的乐器整合到一个架子上的装置,即使无法看到,也能通过触摸和记忆来操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家人无私的支持,徐世鑫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设计,并将其转化为现实。他能够自行拉动各个乐器,同时独自进行伴奏,为票友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此时此刻,无论是大锣、小锣还是梆子,只要有徐世鑫这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就足以让一场完整而精彩绝伦的京剧表演得以继续进行。这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是一种精神力量,一种生命力的展现。在这样一个充满音乐与舞蹈、声色俱佳的地方,每个人都被深深地吸引,他们共同见证着一个普通人的传奇故事——从失明到成名,从悲惨到辉煌,从普通人变成了文化界的一员。
这样的故事,让我们思考,在逆境中寻找机会,在困难面前展现出超乎常人的韧性。而对于那些愿意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传承古老艺术形式的人来说,不管身处何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用自己的方式为这片土地添上一抹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