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东汉医学的发展

东汉医学的发展

东汉时期,是古代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一时期张仲景、华佗、涪翁等圣手大家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其部分关于针灸、药理、养生的观点延续至今。



(作者简介:白寿彝(1909—2000),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光明日报》的创办者之一。著有《中国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等书。)

一、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名机,南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约生活于公元150—219年。张仲景在叙述其攻读医学之背景时指出: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桓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木,……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张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以同郡张伯祖为师,经过多年刻苦钻研,医术精良,治多有效。他反对墨守陈规,指出:“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千余年来,一直为中外学者所推崇,其理论、经验、医方等,至今仍是治疗传染病、内科病的准绳,甚至被奉为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经晋王叔和整理,析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前者专门论治传染病、热病,后者专门论述内科、妇科和外科等杂病的理论和方法。自宋至今,注解、阐述、发挥其书者数百家。如孙思邈、钱乙、庞安时、朱肱、成无己、金元四大家,以及明清著名医学家,几乎无不尊崇。张仲景对病因提出:“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在疾病诊断上,他强调望、问闻、切四诊,以确定疾病之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进而判断其治疗的原则,即汗、下、吐、和、清、温、补、泻八法的运用。因此,在其著作中,理、法、方、药齐备,使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法则趋于完善,所以历代医家推崇张仲景为医圣,日本医学家则尊之为先师。

二、华佗对外科、之贡献

华佗,一名旉,字元化。后汉三国间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约生活于公元141—208年间。游学于安徽、江苏、河南一带,兼通数经,尤以外科、最为精通。世尊为外科鼻祖,并精晓养性导引之术。

《后汉书・华佗传》:“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缝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三国志・华佗传》也作了内容相似的描述。由此可知,华佗曾在酒服麻沸散之全身下,为病人进行过腹腔瘤肿摘除术、肠部分切除吻合等手术。

华佗除外科手术技术高明外,对养生导引之术也颇有研究,并以之教导吴普曰:“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我有一术,名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的五禽戏源于春秋战国时的六禽戏和马王堆出土的《导引图》,他继承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思想,发展了古代在养生长寿问题上的唯物论思想,对服五石之服食派予以批判。华佗传授的生徒有吴普、樊阿等,均为当时享有盛名之医学家、本草家。华佗由于不肯作曹操侍医,终遭杀害。其著作未能传世,题名华佗撰之《中藏经》乃后人伪托之作。

三、针灸学的发展

中国针灸学起源极早,扁鹊已以针灸治病而闻名。《内经・灵枢》颇多针灸理论和经验之论述。西汉刘胜墓出土的金制和银制医针,其形制、长短,与《内经》等古典文献所论述之九针很相近。虽然只有锋针、毫针、提针和圆针四种,未能完全证实九针,但仍以实物反映了秦汉时期我国针灸学的高度发展。

后汉时,华佗、张仲景、涪翁、郭玉等均擅长针灸治病,所以,这一时期针灸学比以前有了更明显的进步。

涪翁,人不知其姓名,因经常垂钓于四川涪水,人称之为涪翁。《后汉书・方术列传》谓其“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这段记载说明,涪翁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民间针灸医师,而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可惜其针灸著作早已失传。但他的医疗技术已传授给学生程高。程高十分崇敬老师,翁乃尽心悉授。程高学成后,尊师教导,亦隐迹不仕,以为群众疗疾为愿。其后,程又传授针灸给郭玉。郭玉,广汉郡雒(今四川广汉县)人,亦以针灸、切脉诊断为专长,秉承先师遗志,热心民间医疗,所谓“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以高明的医术闻名于时。和帝时,郭玉曾任太医丞,然其治疗不如为群众治病的效果高。和帝令贵人羸服变处,一针即差。故询问其所以然,郭玉回答:“夫贵者处尊高而临臣,臣怀怖慑而承之。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其论颇富哲理。


文章来源: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秦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华夏春秋栏目责编: 紫天爵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上帝造人 安禄山叛军之首...
安禄山的背景与成长 安禄山出生于突厥斯吉尔部落,是一位来自中亚草原的强悍战士。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威望的部落首领,因其英勇善战而受到周王室的赏识,被任命为都督...
草原上的小木屋 未解之谜地球上...
一、地球上的神秘声音源自何方? 在浩瀚的宇宙中,充满了未解之谜。地球上也有一些奇异的声音,科学家们至今仍无法完全解释其来源和原因。这些声音通常被称为“地声...
睡前故事哄女朋友 帝王辉煌与民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千年的变迁,二十四个朝代相继兴衰。这些朝代不仅是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缩影,也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反映。在这漫长而复杂的人类史诗中...
后羿射日淮南子 中国民间故事一...
在遥远的深山峡谷中,居住着两户人家,一家富裕而奢侈,拥有牛羊成群、奴仆如云;另一家却贫穷得令人叹息,无人愿意停留。穷人的家庭只有一个老夫妇,他们靠老头子在...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