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曹操为什么要修铜雀台

曹操为什么要修铜雀台

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凤、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台高10丈,有屋百余间,因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名。

临漳古称邺,西晋为避愍帝司马邺讳,将邺城易名“临漳”,因北临漳河而得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邺城作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居中国北方、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四个世纪之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使临漳享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

铜雀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是建安文学的发祥地,台高10丈,有屋百余间,因历代名人题咏甚多而名。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筑铜雀台。《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严才叛乱,攻掖门,王修闻变,率领部属急奔宫门救援,曹操在铜雀台上望见之说:“彼来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

从此记载看,铜雀台不但是曹操和宾客们饮宴赋诗的地方,而且是战备要地。

按《三国志·魏志》:铜雀台新成,公将诸子登之,使各为赋。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笔立就,写下了《登台赋》,传为美谈。操大异之。其略曰:“见天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新营。建高殿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冲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川之长流兮,望众果之滋荣。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魏文帝曹丕也写了《登台赋》,其名句为:“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严以承天。”

曹操用重金从匈奴赎回汉末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在铜雀台上接见并宴请了她,让她演唱了其名著“胡笳十八拍”。铜雀台及其东侧的铜雀园是邺下文人创作活动的乐园。

铜雀台位于三台中间,南与金虎台、北与冰井台相去各六十步。中间阁道式浮桥相连接,“施,则三台相通,废,则中央悬绝”。

十六国后赵石虎时,在曹魏十丈高的基础上又增加二丈,并于其上建五层楼,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巍然崇举,其高若山。窗都用铜笼罩装饰,日初出时,流光照耀。又作铜雀于楼顶,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飞。

《邺中记》载:石虎时,铜雀台有殿室一百二十间,房中有女监、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挂蜀锦流苏帐,四角设金龙头,街五色流苏,又安金钮屈戍屏风床。又在铜雀台挖两个井,二井之间有铁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财宝和食品。北齐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征发工匠三十万,大修三台。整修后,铜雀台改名为金凤台。唐朝又恢复了旧名。

元末,铜雀台被漳水冲毁一角,周围尚有一百六十余步,高五丈,上建永宁寺。明朝中期,三台还存在。明末,铜雀台大半被漳水冲没。

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铜雀台怀古》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神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汉室谱系刘邦子...
一、刘邦子孙的兴起与传承 在历史长河中,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其子孙后代关系图成为了一个复杂而又引人深思的话题。从前任命楚怀王之女为妻,再娶吕雉,到立太子...
讲一个神话故事100字 明朝灭亡有很多...
实际上,明代与宋代在军制上的区别,以及各自面临难题时都是如何解决的,这要从多个角度来了解。两朝的皇帝给人的印象不同,也是影响军队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
常娥卉月的故事 朝代发展历史中...
探究明朝与宋朝军制差异:从帝王形象到权力分配 在讨论宋朝为何军事实力疲弱时,人们往往会提及“重文轻武”。然而,历史上并非只有宋朝追求文化发展而忽视了军事力...
四面楚歌是什么故事 追逐色彩一段不...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城市的道路两旁绽放着五彩斑斓的花朵,它们似乎在向行人传递着一句简单而又深刻的话语:“色就去吧。”这句话不仅是对眼前的美景的一种赞叹,...

强力推荐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