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历史故事大全网
首页 > 神话故事 > 唐宋公务员租房生活揭秘二十四朝代顺口溜在社会间流传

唐宋公务员租房生活揭秘二十四朝代顺口溜在社会间流传

在遥远的古代,一个深夜,杜甫无法入睡,他怀念已逝的李白,那些年轻时与李白在洛阳的相遇,如同一生难以抹去的记忆。诗中的“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他们共同经历了才华横溢却未被世人所知的一生。自科举制度兴起,“进京赶考”成为了读书人的朝圣之旅,三十五岁的杜甫怀揣着相同梦想来到唐都长安。

那时的长安,是怎样的一座大城?公元8世纪中叶,当玄宗天宝年间,长安城物阜民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国际大都市之一,人口约有50万,有学者统计过,当时全国官员总数18805人,其中供职京师者就有2620人。此外,还有来自欧洲、中亚以及全国各地商人的云集,每当东、西市开市之时,摩肩擦踵、挥汗如雨。

帝国的地方官们要在一定期限内进京述职接受吏部的考课,因此不停地往返于道路上。士民工商等庞大的群体政府办公、居民住宿、商家经营,以及僧道等宗教场所占用城市土地和房屋,而盛世滋生的人口和有限的地皮导致矛盾日益加剧。

《旧唐书》卷16《宪宗本纪》载,在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四月丁亥敕令:“内侍省见管高品官、自身都四千六百一十八人,其除官员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外,其余单贫,无屋室居止。”从这份史料可见,当时宦官中只有36.7%的人拥有宅邸,而63.3%的人无处可居。

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一位文学家白居易任礼部主客郎中,在长安已经漂泊了17年的他没有自己的房舍。他在《卜居》中写道:“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住宅紧张的情况。而造成住房紧张原因复杂,如达官贵人们住宅面积过大,他们又纷纷创建别墅,或将宅邸改为寺观,以追福或资福。

唐朝上层社会流行舍宅置寺观,为已故的人追求善缘,为在世者寻求幸福。当皇帝把先帝古宅或自己藩旧邸及官方多个地方为寺观,这种现象也发生在达官贵人们身上。“诗佛”白居易即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工作并创作他的作品。

标签:

猜你喜欢

赵州桥的传说 宝宝我们在办公...
活力再起:如何将办公室变成宝宝们的运动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健康生活已经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对于那些有小孩的小家长来说,如何让孩子在忙碌的工作间隙也...
沉香救母的故事 昆仑山的神秘传...
昆仑山神秘传说:民间故事中的美丽奇缘 众所周知,昆仑山是我国第一神山,传言上面住着神明。今天,我们就让趣历史的小编给大家详细说说昆仑山的那些美丽传说吧,让...
雷公电母 主题我也想看韩...
我也想看韩国电影办公室3免费完整了! 你知道吗,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款叫做“办公室”的韩国电影。听说这部影片不仅情节精彩,而且角色之间的互动非常有趣。我一直...
又短又好的寓言故事 同行共赴三人运...
同行共赴:三人运动的魅力与实用技巧 一、团结一致,共同起航 在开始任何运动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坚固的基石——友谊。三人运动更是需要这种紧密的团队合作和相互...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