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赞叹宋朝末代皇帝张德林赵㬎的造化弄人之能也
赵㬎(1271-1323),南宋第七位皇帝,字恭宗,宋度宗次子,全皇后所生。赵㬎即位时年仅四岁,由祖母谢道清垂帘听政,实际权力在贾似道手中。元军南下,他被迫投降,后来成为僧人,在燕京翻译佛教著作,为藏传佛教做出贡献。他曾写诗表达对旧朝的思念,被元朝发现后遭到杀害。
赵㬎的父亲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早逝,他和弟弟、哥哥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他的兄长赵昰被立为帝,但由于他年纪还小,所以由太皇太后谢道清垂帘听政。而最终是他的弟弟赵昺,即宋端宗,被立为新帝。在此期间,元军不断进攻,最终在1279年,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与其父、兄一起结束了南宋王朝。
作为最后一位南宋皇帝的继承者,赵㬎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不幸与悲剧。他从未真正掌握过国家大权,而是被蒙古铁骑的侵略和内忧外患所困扰,最终走上了投降和逃亡的道路。在成为僧人的过程中,他仍然无法摆脱过去身份上的羁绊,最终因为对旧朝深情而触犯了元朝统治者的怒火,以致生命无奈地落幕。
虽然他没有像其他一些历史人物那样留下显赫的事迹,但作为一个时代背景下的普通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挣扎求存,也是一段令人感慨的人生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