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教科研网万昕的赤子之心与无用之学的故事
在数学界,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简称BSD猜想)被认为是世界七大难题之一。201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中科院数学院)的研究员万昕和他的合作者利用岩泽理论证明了任意情形下的BSD公式,并解答了椭圆曲线的岩泽理论主猜想,这一成果在《剑桥数学杂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被同行高度评价。
万昕自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工作期间,一直专注于岩泽理论的自守形式方法,这个领域相对较小众,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在美国时,他曾向华人数学家张寿武教授请教,最终得到了推荐回到国内工作。张寿武教授是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美国数学学会会士,对万昕的性格也了如指掌。
2016年6月,万昕加入中科院数学院,如鱼得水。他日常的科研讨论交流都非常方便,有需要实表示论技术就找孙斌勇,有需要p进表示技术就找胡永泉,以此类推。这种氛围让他感到很高兴,因为交流对于萌生研究灵感至关重要。
尽管有时候他的研究会被质疑是否能创造GDP,但他坚信基础科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不必急于求成。“就像人的身体,一般人不会说身体的哪个部分是没用的吧?虽然可能看不出明显的用处。” 万昕选择将时间放在工作上,即使这意味着放下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他保持着赤子之心,对待数学充满热爱和执著,即使成为两个孩子父亲,他内心依旧保持纯真。
随着更多知名学者回国并取得成果,未来中国在基础数学领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万昕的一生,将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而这一切,都源起于一个简单而又伟大的梦想——以赤子的心做“无用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