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寒窑伴侣
历史故事网导读:吕蒙正——公元946-1011年,北宋人,幼时清贫,后三度官至宰相,民间传播着好多关于他的故事。 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吕蒙正,读的书有几大车子,一肚子文才,出口成章,就是多次测验不中。越不中他越要念书。越念书越穷,越穷就越考不中。就这么弄得家徒四壁,住进了寒窑,靠讨饭糊嘴。但是他没有丢开课本子。 他的老婆是个贤惠人,也有一肚子文才,她不管家里怎么穷法,老是跟住吕蒙正走,伴侣俩住在寒窑,吕蒙正出去讨饭,夫人就拾草挖野菜。吕蒙正讨的饭自己一口不吃,聚了一大瓢,端回窑倒下加上野菜烧烧,伴侣一同吃个饱。吃饱了,就一同念书,吟诗,还议论全国大事呐。 有一天半夜,下起了雷暴雨。风大雨大,破窑门遮不住风,破窑抵挡不住雨,外头起风窑内吹,天上下雨窑内淋。伴侣两人睡不到一个的干地方,水往头上滴,垫的草也潮了。吕蒙正将夫人往跟前拉拉说:“来,你朝我这边来来,这边干落头多呐。” 夫人伸手一摸的:“哎呀!你那里不是滴水吗?看把你的头都滴潮了。” “嗨!这不要紧,我有措施。”吕蒙正说着,摸起他的讨饭瓢,往头上一扣,水就滴嗒嘀嗒的滴在瓢上,流到旁边去了。他的脚上又有水了,就蹬在那破盆上。就这样伴侣两人倒兴奋得吟起诗来了。 吕夫人吟道:脚踩破盆头扣瓢, 吕蒙正吟道:暴风暴雨不能挠。 吕夫人吟道:伴侣且有安身处, 吕蒙正吟道:无数贫民受折磨。 五月端阳这一天。吕蒙正照旧拿起破瓢,出窑讨饭去了。知书达礼的夫人,记得今天是端阳佳节,就拿起窑碗去到河畔,挖了一根菖蒲,舀上一碗净水,将菖蒲担在水碗边上,蹬在窑门外。她拾起一根烧焦的枯枝,在墙上题起诗来: 命薄美人配穷夫, 今日端阳件件无。 时节岂能空让过, 也将白水端菖蒲。 写完诗就拿起篮子出窑挖野菜去了。吕蒙正讨饭回窑,见墙上有诗,便放下讨饭瓢,走去一看,明白了口他随手拾起焦树枝,在墙上和他夫人一首: 谁人壁上乱题诗, 今日端阳我不知。 贫贱有朝能富贵, 日日端阳何足奇。 工夫不亏有心人,他终于考中了,不仅做了官,并且当上了太子的先生,封为蔡国公。大富大贵了,出门老是坐八轿。在一个四九寒天,他坐在轿内,看到抬轿人冻得嘶嘶哈哈的,头都缩到衣领里去了。他便问轿夫:“你们为何这等容貌?” 轿夫答复说;“大人,你还不晓得呐,外面是滴水成冰、吐痰成玉啊!” 吕蒙正不信有这么严寒,就将手指伸出轿外试了一试,乖乖,一阵冷气袭人,马上手指麻痹、满身发冷,回家就卧床不起,怎么的?受了寒凉了,就今生病勒。大夫看了光摇头,都说这病难治,叫做“漏指生寒”,吕蒙正听了,二十四个不服气。他想:我在穷困的时候,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冒风雪,踏冰霜,沿门乞讨从没有着凉得病,这时只露一指,就冒寒得病。这,这是什么原由哪!他又随口哼出诗来: 曾记当年困寒窑, 敢冒雪负与风刀, 少衣缺食何足道, 无忧无病乐逍遥。 夫人在旁听了,和诗一首: 室内鲜花郊野草, 鲜花自比野草娇, 贫贱不移人至宝, 富贵不淫品质高。 吕蒙正听了夫人的诗意,触动不小,但他又爬不起来。心里一急,出了一身大汗,倒感到惬意多了。他的病被夫人的一首诗治好了。 从此今后,他出门步行,在家种菜,衣朴食简,贴体民情,成了当朝有名的廉洁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