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传说历史上的反复故事
在淮河边上,有一位教书的先生名叫丰,他的妻子因难产去世,丰因怕后来的妻子对儿子不好,没有再婚。他的儿子象,因为缺乏母爱,父亲又忙于教书,所以他变得顽皮、好吃懒做又自私。
有一年秋天,丰在回家路上发现一条小花蛇,在寒风中蜷缩成团,不停地发抖。丰同情这条无父无母的小花蛇,将其捧起来给它取暖,并将其带回了家。象也喜欢这条蛇,经常去田里捉青蛙喂养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花蛇长得飞快,它们三个一起生活了十几年。
当丰老到不行时,他开始担心象日后的生活多次劝他学习本事,但象总是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不用担心。看到儿子的样子,丰感到自己宠溺过度,对象说:“养不教,父之过。”不久之后,丰去世了,而对象却因为没有钱安葬父亲,只能依靠邻居帮助办完后事。
孤立无援的对象开始变卖家产,以维持生计,但很快就发现生活越来越艰难。他哆嗦着睡在被窝里,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埋怨父亲留下的家产太少。在这个时候,一股“沙沙”声响起,他以为有小偷进来了,就把头蒙在被窝里。一阵拍床声传来,他伸出头看到了巨大的花蛇盘坐在床前,那只眼珠流泪向他点头。
原来,这就是之前放生的那条花蛇,它报恩来了。它告诉象自己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很痛苦,所以要帮助他们。这时,那只巨大而温顺的花蛇竟然能够说话,它提议将自己的左眼挖出来换取白银,让它们都能活得更好。但是,当夜明珠卖掉之后,由于挥霍无度,这份珍贵和财富最终化作泡影。当一切结束后,那个曾经顽皮、好吃懒做又自私的小男孩,被吞食成了那条巨大的花蛇的一部分,最终消失在芦苇荡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