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西疆大臣金运昌轶事犹如古代典故故事简短的璀璨宝石闪耀着历史的光芒
在清朝的晚年,安徽盱眙县人金运昌,字景亭,以其一生中的辉煌成就和传奇故事,在新桥村旁的墓地被后人尊称为“金大人”。他的坟前神道两侧站立着石人、石马,显得格外壮观。神道上的石柱上镌刻着对联:“功威塞北长城倚,名震神州定国基。”这座墓是金运昌之父小金郢最大的官员之一,他曾担任过乌鲁木齐都督,为镇守西疆立下了不朽功绩。
据史料记载,金运昌早年因家贫流离失所,被凤阳总兵郭宝昌之母曹氏收养,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随后,他历经战场,一路升迁至提督高位,并在同治八年的攻打回民军中展现出了无畏牺牲的精神,最终平定了局面,被朝廷赏赐黄马褂与缠金。此后,他又平息甘肃回民军马胜福之乱,并晋封头品官服驻包头。
光绪二年,由左宗棠派遣西征时期,金运昌抵达乌鲁木齐并被任命为都督。他在那里施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兴修水利、建造桥梁以及发展农业生产,这些措施深受当地人民欢迎。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经济逐渐复苏。李鸿章向朝廷推荐了他的英勇事迹,并特意建坊予以表彰。
然而,在光绪十一年的某个时候,由于健康原因,金运昌辞去了职务返回故乡,不久之后便逝世。这位爱国将领的一生被人们铭记,并且他妻妾王氏、马氏、张氏也因忠贞自尽获得了朝廷的旌表。
关于这个传奇人物,还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其中包括少年时代趴窗读书的情景。那个时候,小男孩名叫金吾,是一个讨饭的小孩,但他却有着强烈渴望学习的心情。当他每天经过私塾学堂时,他会趴在窗台上跟先生们一起学习,不仅认字写字,还能背诵诗词。他甚至能够吟诵李白《金陵新亭》,这一切让先生惊叹不已,最终决定免费让他入学继续学习。这段历史成为后来人们纪念这位伟大将领的一个缩影,也体现出一个贫困儿童如何通过自己的坚持和智慧实现个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