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历代帝王防范豆腐渣工程之谜解密(图)
在这块青色窑砖的背后,是一段长沙600多年历史的见证。它是明朝洪武年间的一块窑砖,目前仅在天心阁250余米古城墙上发现。这座古城墙,全长251米,高13.4米,顶面宽6.1米,是长沙古城墙唯一的遗存实物。从土筑到砖石改造,再到现在,只剩下这一小段城墙幸存。
这块窑砖上的刻字不仅记载了生产官员的名字,更体现了一种质量保证机制。在明代以前,长沙的城墙均为土筑,但到了明初已年久失修、毁坏不堪。直至洪武五年(1372年),才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缮工作,这一年,负责指挥使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而这块窑砖,就是留作纪念那段时期更换旧土城为新窑砖城市防御工事时留下的遗迹。
冯建平介绍,这些官窑印和责任制确保了谁建谁负责,并且验收时可以一眼看出哪些人制作了这些质量如何的窑砖。这意味着每一枚重要之物都有其编织者,它们是这个时代精细而严谨的人文工程品质象征。
如果你游览天心阁时发现任何古老或稀奇之物,如同这片青色的时间碎片,都可直接与天心阁管理处联系,最先提供信息者将获得奖励。这是一次穿越千年的探险,也是一次回忆过去、珍惜现在、期待未来的旅程。在这里,每一个脚步都踏过了2200年的历史足迹,每一次呼吸都吸入了一口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