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的御影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为何不称隋太祖
其乃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老爸杨忠,其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杨坚在称帝之后,本着孝道将其追谥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即隋太祖,所以隋太祖是不能叫的。这主要涉及到一个“谥号”和“庙号”的区别。既然是评价,那么就有好有坏,所以古代谥号分为褒贬两种。
按照“谥法”,文代表学识渊博、勤学好问、道德博厚等等,如晋文公重耳、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那都是有作为的皇帝。当然,有好也有坏,也有后来的一种“平谥”,给那种本身无大过,但国家却在其手上衰落灭亡的君主。
而庙号,与谥号有点类似,也是由后人评价,有点盖棺定论的感觉。但不同的是,庙号一般要于国家有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人才会有。他们分别是汉太祖刘邦(注意刘邦是汉太祖,其谥号高皇帝),汉世宗刘彻,即汉武帝;汉中宗刘询,即汉宣帝。
不过,这个规矩在唐朝便改了。完全不方便记录和称呼!反倒是庙号,承担了原本谥号的作用,从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会有庙号。所以一般开国皇帝就称之为祖,后面的就是宗,比如唐高祖后的唐太宗、高宗;宋太祖后的宋太宗。
至于具体缘由,就得说到明朝的大礼议事件了。而按照规矩,在正殿里面只能供奉九位先祖(一祖四昭四穆),当时已有的八位先辈已经被供奉,而嘉靖即明朝第十位皇帝,不仅景泰与建文未入祧,还因为年幼早夭,更未能获得入祧资格。
不过,“入祧”也是有一套规则,其中称“宗”者按亲属关系由远及近,一一递进,而称“ 祖者,以开创之功享受万事不祧待遇”。但朱棣又是什么人物呢?他这一脉得老子之力甚大,因为父亲生前的某些事情,将其排挤出正宫,不仅难以服众,即使嘉靖自己下葬,也不敢面对老子的遗容。在清朝康熙,他被尊封为圣祖,是雍正赞扬他再造天下的功绩,无疑,当时顺利解决了吴三桂与葛尔丹的问题。
当然了,如果这些名词需要更少字来表达,那么确实可以这样做。不过,这些叫法,无论是否符合规矩,都不会错,只是在遵循一个原则:怎么样都好,只要字数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