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middot旭烈兀两晋时期名人如同破晓之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旭烈兀:伊利汗国的缔造者与西亚征服者
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是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作为同母兄弟,他们共同经历了草原上的成长与磨练。18岁时,他随拔都远征,横扫东欧大草原,一路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争中,他与速不台分兵五路,大败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
1248年贵由死后,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积极拥戴其长兄蒙哥,使蒙哥在1251年诸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在随后蒙哥打击窝阔台系势力中,旭烈兀受命察视失烈门等人,为蒙哥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1253年,旭烈兀率主力军出发渡过阿姆河西征波斯。他分三路大军进攻,攻陷了教主忽儿沙的城堡。接着是巴格达的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旭烈兀先用决堤放水淹没了哈里发的主力军和统帅,再以一场精彩的围城战迫使哈里发弃城出降。
巴格达改旗易帜,使伊斯兰世界陷入恐慌状态。随后,他又连续进攻叙利亚等地。1264年,他接受元朝册封成为伊儿汗。他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将“上帝之鞭”伸向西亚,在真主土地上建立了蒙古人的国家——伊儿汗国。这段历史完全改变了西亚历史走向。
初露锋芒
早年的他是在草原上长大的,从小便练就了一身功夫。当成吉思汗对子孙说:“天下土地广阔河流众多,你们尽可以各自尽情去扩大自己的领地。”这鼓舞下,他也获得许多实践机会。在他的身上,不仅有着身份血统上的天然优势,更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
出征西亚
首当其冲的是木剌夷国,这个宗教派别曾因企图刺杀蒙哥而结怨于 蒙古人。不久之后,便是巴格达,即当时最强大的穆斯林政权之一——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国。这次战役对于该地区乃至整个穆斯林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之一。
晚年的他致力于巩固在波斯的统治,将这个地区变成了自己帝国的心脏区域。他通过武力的胁迫或联姻的手段清除了割据势力,最终建立起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帝国。而他的孙子合赞汗则在他的基础上继续扩张,最终达到全盛期。此后的1388年才被帖木兒所灭,其影响仍然延续到今天。
重要战役
巴格达之战:1257-1258年,由於哈裡發拒絕投降,因此遭到圍困並最終開城投降。
攻叙利亚:元宪宗九年(1259)九月,与埃及苏丹拜伯尔斯结盟对抗金帐汗别儿哥,但结果未明确记载。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他晚年的争议,如是否支持南宋,以及是否参与北伐中国等问题。但无论如何,在他的领导下,无疑给予了一片新的生机,并且为後来的民族融合奠定基础。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争议,因为从来没有任何伟大的领袖能够避免这样的争议,而这些争议往往也是他们伟绩的一部分。